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鋰業雙雄”角力 誰是最后贏家?

發布日期:2022-11-0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核心提示:回顧今年鋰鹽行業,一季度的關鍵詞是暴漲,二季度是冷靜,三季度則是分化。以鋰業雙雄為例,2021年鋰上漲前期,贛鋒鋰業凈利潤達
回顧今年鋰鹽行業,一季度的關鍵詞是暴漲,二季度是冷靜,三季度則是分化。

以“鋰業雙雄”為例,2021年鋰上漲前期,贛鋒鋰業凈利潤達到52億元,天齊鋰業則剛從債務危機中緩過來,凈利潤20億元出頭。

到發布三季報時,天齊鋰業利潤規模已達159.8億元,反超贛鋒鋰業11億元,同時總市值也一度處于領先位置,并逼近有色行業“一哥”紫金礦業。

但到了三季度,兩家公司單季利潤走勢卻出現了分化。贛鋒鋰業當期凈利潤環比增長102%,天齊鋰業同期則環比下降19%。

而這主要是一些偶發性因素導致的,如贛鋒鋰業當期非經常性損益便接近17億元,一定程度上“催肥”了當期凈利潤。

對此,贛鋒鋰業人士本周回應稱,“大部分是受益于持有的Pilbara股份上漲。”

另一邊,經過7月初以來的系統性回落,兩家公司的市值差也在快速消弭。時至今日,“鋰王”排位賽仍處膠著狀態,國內鋰鹽行業的雙寡頭格局短期內還難以打破。

三季度業績再陷“膠著”

理論上,天齊鋰業憑借原料100%自給,兼顧鋰精礦、鋰鹽上漲紅利,行業上升周期中盈利彈性更好。

不過,反映到報表上,公司與贛鋒鋰業的利潤差距規模相差無幾,至少三季度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兩家公司的扣非利潤基本相當。

數據顯示,贛鋒鋰業三季度扣非后凈利潤為58.49 億元,環比增長18.6%,天齊鋰業同期扣非利潤則為56.39億元,環比減少14.3%。

共享行業高景氣度,同為行業龍頭,為何盈利趨勢會出現上述差異?這其中既有基本面因素,又受到了一些財務處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

從產銷量來看,三季度,贛鋒鋰業受到馬洪四期火法部分投產、Marion礦石品位回升等帶動,公司當期鋰鹽產銷量,環比二季度有所提高。

天齊鋰業則不然,三季度四川地區高溫限電、疫情靜態管理,“原材料、產品進出口和物流的影響,公司鋰精礦原料延遲到廠,產品運輸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影響”,當期公司鋰鹽產銷量、鋰精礦銷量環比出現一定下滑。

“尤其是限電,天齊的代工廠大部分在四川,影響了整體產銷量。”成都一位接近天齊鋰業人士表示。

其次是非經常性損益對歸母利潤的影響。三季度,天齊鋰業非經常性損益只有1435萬元,而同期贛鋒鋰業非經常性損益達16.9億元。

正如上述公司人士提及的那樣,其持股的Pilbara公司二季度下跌28%后,三季度強勁反彈,期間漲幅超過99%。

因此,加上非經常性損益后,贛鋒鋰業三季度歸母利潤環比增幅達到了102%。

此外,還有財務基數的問題,贛鋒鋰業二季度利潤基數更低,而天齊鋰業二季度因“加回”了一季度少計算的SQM公司6.2億元投資收益,使得公司二季度凈利潤基數高達70億元。

此外,天齊鋰業近期業績說明會也指出,“第三季度以來鋰精礦銷售均價不斷上漲,公司在控股子公司文菲爾德中體現的鋰礦業務利潤大幅增加,而該子公司適用稅率為30%,高于國內25%的法定稅率及西部地區鼓勵類企業15%的優惠稅率,因此導致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的綜合所得稅費率高于第二季度。”

“除去非經常性損益后,天齊和贛鋒業績差不多,盈利質量上天齊更好,因為他的毛利率更高。”上述接近天齊鋰業人士評價稱。

來自天齊鋰業的數據顯示,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7-9 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03.5億元,實現毛利潤約90.35億元。這一毛利率,已堪比鹽湖提鋰企業。

贛鋒自給率提升VS天齊鋰鹽產能釋放

“鋰業雙雄”的產品結構雖略有不同,贛鋒鋰業氫氧化鋰為主,天齊鋰業則是碳酸鋰占比更大。但是,以上產品價格運行趨勢保持一致,10月以來均開啟了新一輪上漲,同步創出歷史新高。

根據Wind采集的上海有色現貨價統計,國產電池級碳酸鋰三季度均價為48.22萬元/噸,10月至11月3日均價為53.98萬元/噸,同期國產電池級氫氧化鋰均價47.46萬元/噸升至53.16萬元/噸。

另據本報報道,近兩日市場碳酸鋰散單成交正處于60萬元/噸的沖關階段,而這可能會帶動上述市場鋰鹽均價的進一步上行。

究其原因,還在于臨近年底,下游材料廠、電池廠階段性搶裝所帶來的需求端增長。

再看量的方面,限電等偶發性因素對天齊鋰業產銷方面的影響已經消失,公司四季度將恢復正常狀態。

同時,結合上述價格變動和需求來看,兩家公司四季度盈利能力將大概率得以保持。

不過,贛鋒鋰業來自非經常性損益的帶動作用,可能會有所弱化。截至11月2日,四季度Pilbara公司股價處于高位盤整當中,當季累計漲幅縮窄至不足12%。

不過,目前業內對明年鋰鹽走勢尚未形成一致性判斷。

以西南證券為例,近期發布的幾家鋰鹽上市公司三季報點評,標題均為“強現實、弱預期”,這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了部分資本市場參與方的看法。

雖然暫時無法斷定明年鋰鹽如何運行,但就“鋰業雙雄”可見的增長點來看,兩家公司正在著力補齊各自短板。

贛鋒鋰業的增長點在于礦端產能釋放,對其原料自給率和利潤率的提升。

“公司的阿根廷Cauchari-Olaroz鹽湖將在2023年逐步釋放產能,澳大利亞Mt Marion礦山也將在2023年完成擴產建設,公司的資源自給率水平有望進一步提升。”贛鋒鋰業業績說明會指出。

另據本報此前報道,公司當前原料自給率約40%左右。

“(以上項目)產能全部釋放,自給率可以提升到50%,長期自給率目標在70%左右,這是按照2025年30萬噸鋰鹽產能,以及20萬噸對應原料估算的。”前述贛鋒鋰業人士介紹稱,Cauchari-Olaroz鹽湖產能爬坡周期半年左右,預計明年產量在2.5萬噸左右。

這意味著,加上公司給出的“11-13萬噸LCE”產銷量指引,公司2023年產量或達13.5至15.5萬噸碳酸鋰當量。

天齊鋰業則不同,自身原料用不完,但此前受制于債務問題,產能擴張步伐較慢,現階段主要通過代工方式來增加鋰鹽產量。

而其短期內,最容易實現的增量來自于澳洲奎納納一期2.4萬噸項目,該項目今年5月產品已達電池級氫氧化鋰標準,目前處于品質認證階段,該流程預計4-8個月時間。照此時間表,該產能明年有望逐步釋放。

誰是“鋰王”?

“鋰業雙雄“到底誰是鋰王?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可能只有階段性的“鋰王”,因為不同行業周期答案會有所不同。

兩家公司的企業性格,也因掌門人表現出極大差別。

“贛鋒歷史上,曾出現過數次的斷供危機,在體量尚小時,我們還能通過輾轉騰挪來保證正常生產,但隨著規模的擴大,資源問題就像一把刀一直懸在我們頭上,掉下來,便是企業的終結。”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近期發布的公開信表示。

他指出,贛鋒鋰業早年間的投資策略主要是小步快跑、穩健前行,所以雖然很難看到贛鋒有什么巨大金額的項目投資,但十年下來,贛鋒的資源儲備量,也慢慢排在了全球前列。

天齊鋰業則不然,比李良彬年長“一輪”的蔣衛平風格更為激進。

公司能夠有當前地位,與雅保共享格林布什礦山、成為SQM公司第二大股東,全賴2013年和2018年的兩次收購,而這源于領先于行業的判斷。

早在2014年蔣衛平接受記者專訪時便指出,“5年前的動力電池在使用和推廣上都比較困難,但是特斯拉的出現打破了行業壟斷,預計不久的將來鋰電行業將爆發式增長。”

隨后,雖然此后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有所波折,但是當前行業現狀證明,他的選擇確實領先和明智,“產能易建,資源難求。”

而時至今日,已經晉級世界鋰業巨頭的兩家公司,在對待未來發展上似乎也有所差異。

從2017年鋰鹽上一輪景氣高點時,贛鋒鋰業就開始計劃打造覆蓋鋰資源、鋰鹽、材料、電池和回收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

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儲能電池已實現3GWh左右銷售。“目前公司對外披露的鋰電池產能規劃大概70Gwh左右,具體項目落地還是得看情況,包括市場,包括我們自己的建設周期對以及其他方面的投資。”贛鋒鋰業業績說明會指出。

對于電池產品何時能夠大規模向市場推廣,并實現向主流車型的配套,上述贛鋒人士則表示“預估要等到第二代電池,也是半固態的產品,要看到明年底能不能上重慶項目。”

反觀天齊鋰業向下游的延伸,則以戰略投資等合作形式為主,如戰投中創新航、上海航天電源、北京衛藍及廈鎢新能源等,并未如贛鋒鋰業一般親自下場參戰。

這在接下來的行業演變過程中,可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

如前文所述,鋰價上漲周期中,側重礦、鹽的天齊鋰業盈利彈性更好,那么在鋰價下降周期中,具備全產業鏈布局的贛鋒鋰業業績會否更為穩定?

“這要考慮下跌速度,下跌到什么程度。”一位成都鋰鹽行業人士評價稱,比如碳酸鋰跌到30萬元/噸,天齊鋰業的產能上來后,量、價配合一樣很賺錢,至于電池業務對贛鋒鋰業而言,只能說是賦予了它對抗周期的能力,而不能說完全不受影響,只是相較于完全做礦、鹽業務的公司會好一些。

確實如此,“術業有專攻”,就如同寧德時代不可能取代“鋰業雙雄”一樣,贛鋒鋰業反攻下游也同樣面臨一定風險。

所以,李良彬將過去10年總結為“產品贛鋒”、“資源贛鋒”后,將公司下一個10年的發展主題定位成了“技術贛鋒”。

從以上角度來看,兩家公司的企業性格、資源稟賦和產業鏈布局,相差極為明顯,選擇的是不同的發展路線。

“鋰王”之間的排位賽,也很可能會演變成拉力賽,最終結果如何還要時間給出答案。

1A2022深圳正負極論壇彩頁-手機尺寸



 
 
[ 財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