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消息,近日,在鈉離子電池產業鏈與標準發展論壇上,寧德時代官方負責人黃起森表示,目前鈉離子電池已經可以滿足續航在400公里以下的車型。據悉,寧德時代通過首創的AB電池集成技術,有望讓鈉離子電池的應用范圍擴展至500公里續航車型,這意味著鈉離子電池在續航里程上有實現了新突破。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方網站)
據小雷了解,目前各家新能源車企采用的主流動力電池都是鋰電池,雖然鋰電池在續航、能量密度方面有很大優勢,但是由于國內鋰資源有限,并不能同時滿足電動汽車和電能存儲的需求,更何況生產鋰電池所需原材料價格還在不斷上漲,不利于長期發展,所以寧德時代就把目光放在鈉離子電池上。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方網站)
早在去年7月,寧德時代就發布了第一代鈉離子電池,雖然與目前的磷酸鐵鋰電池相比,能量密度略低,但是在低溫性能和快充能力上更有優勢,即便是在零下20度左右的極寒環境下,鈉離子電池也能保持90%以上的放電保持率。客觀來講,鈉離子電池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能解決充電難、冬天續航里程縮水的問題。除此之外,鈉離子電池的安全性更高,主流的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在受到撞擊時,很容易造成絕緣隔膜破裂,導致電池內部發生短路,而這種問題在鈉離子電池上發生的可能性不高,后續隨著鈉離子電池逐漸規模化,市場對其的認可度也會越來越高。

(圖片來源:Pixabay)
目前鈉離子電池還處在實驗階段,還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生產成本不比鋰電池低多少。因為現在生產鈉離子電池的原材料供應量不足,技術不太成熟,成本與鋰電池相比沒有太大的優勢。另外,鈉離子電池還存在循環壽命較短、能源密度低等問題。不過,未來隨著鈉離子電池大規模量產應用,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從長遠的角度上看,鈉離子電池擁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為鈉離子不但在國內擁有豐富的儲量,而且原材料成本相比鋰原料更低,這也給鈉離子電池實現全面普及創造了可能性。就目前而言,發展鈉離子電池已經是勢在必行,除了寧德時代以外,像比亞迪、鵬輝能源、多氟多等很多新能源企業已經開始研發鈉離子電池。可以預見的是,鈉離子電池有可能會取代鋰電池,成為動力電池的供應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