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星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與泉州市鯉城區政府、泉州交通發展集團,圍繞“智慧能源及新基建”項目建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繼在寧德、龍巖等地投用后,福州“智造”光儲充檢一體化智能超充站“再下一城”,將落地泉州,推動我市新能源儲能產業延鏈補鏈強鏈。

根據戰略合作協議,星云股份將同鯉城區政府、泉州交發集團等單位共建下一代城市智慧新能源及智能超充網絡新生態,在泉州建設光儲充檢一體化智能超充站,在10年內逐步完成泉州市充電服務“一個平臺、一張網”的總體規劃布局。星云股份還計劃在泉州布局新能源汽車電池檢測業務,建設智慧高效能源體系。

位于馬尾的光儲充檢一體化智能超充站。記者 歐陽進權 攝
光儲充檢一體化智能超充站,是福州新能源產業鏈中的新興企業——星云股份、時代星云等合力打造的成果。
星云股份擁有領先的鋰電池檢測技術、儲能技術,自主研發、生產了儲能智能電站控制系統、儲能變流器、直流充電樁等智慧能源及新基建關鍵部件。
為了補鏈強鏈,星云股份與寧德時代在福州成立合資公司時代星云,聯合研發城市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為城市綠色發展提供集約化標準產品。
馬尾區有關負責人說,時代星云為儲能產業發展補上關鍵一環。如今,一臺新能源汽車,在生產環節,可以使用寧德時代的電池;在充電環節,可以使用星云股份與時代星云等打造的光儲充檢一體化智能超充站;在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中,還能使用星云股份的電池檢測服務。
在福州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中心、馬尾公交總站、東二環商圈、福州火車南站廣場,一座座光儲充檢一體化充電站帶給車主“充電像加油一樣快”的體驗。支持快充的新能源汽車充電七八分鐘可行駛約200公里,普通車輛只要半小時就能充到80%的電量。其中,火車南站充電站配置了最新的光伏雨棚,棚頂是330平方米光伏,每年預計可發電13萬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約88噸。
當前,福州正打響以“鏈長制”為核心的制造業全產業鏈革命,大力發展新能源儲能產業鏈,打造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智慧能源龍頭企業。
春節前,總投資5.15億元的時代星云智慧儲能產業園項目一期開工。項目建成后,年新增產值50億元。僅一路之隔,總建筑面積近15萬平方米的福州開發區新能源產業園項目,多棟現代生產用房同步建設,計劃6月建成、9月交付使用。
這兩個項目是馬尾新能源裝備智造基地的一部分。基地總建筑面積約79萬平方米,總投資67.95億元,主要建設工業標準化廠房、科技研發中心、中央智慧倉儲物流中心等,引進鋰電池組檢測設備、儲能變流器、充電樁等新能源裝備智造生產線。基地分三期建設,一期和二期建成后,可年產新能源裝備1000萬臺(套),年產值15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