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津、蘭州、南京珠海銀隆在全國范圍內大肆興建生產基地的同時,也將面臨著巨額資金的壓力,由此上市融資變成了珠海銀隆的有力選擇。



徐進凱 每日汽車
近來,新能源市場可謂是風頭正勁,先是陸地方舟這一低速電動車企業“轉正”,緊接著大眾江淮之間的合作也有了新的進展,就連一直負面纏身的樂視汽車也公布了即將開始A輪融資的消息,而得到“鐵娘子”董明珠力挺的珠海銀隆也傳出了啟動IPO并將登陸A股市場的消息。

據廣東省證監局網站顯示,珠海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已于今年5月17日在廣東省證監局辦理了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之后,不少媒體便報道了珠海銀隆即將登陸A股市場的消息。5月22號,珠海銀隆相關負責人向媒體透露:“目前珠海銀隆還沒有遞交IPO的相關材料,現在談上市時間還早。”
雖說珠海銀隆方面出面否認了上市的消息,但從其向廣東省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的舉動中,不難看出珠海銀隆的上市已經被提上了日程,在這其中作為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的董明珠則顯得格外扎眼。
去年10月底,格力電器曾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溝通格力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電動車業務的議題,但出人意料的是這一方案并未得到所有股東的支持,最終導致這一合作的流產,由此,董明珠大發雷霆,珠海銀隆也開始名聲大震。
緊接著在去年12月15日舉辦的中國制造高峰論壇上,董明珠宣布以個人名義與萬達、京東等五家單位共同增資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此后的四個月內,董明珠又曾兩次增資,最新的股東名單顯示,董明珠個人持股比例達17.46%,位列珠海銀隆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僅次于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憑借董明珠這一“明星人物”的影響,珠海銀隆的也開始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代,數據顯示,去年全年珠海銀隆的純電動大巴的銷量超過了6,200輛,其品牌客車已遍布全國40多個城市,市場占有率近8%。

銷量上升的同時,珠海銀隆也開始擴建其生產基地。5月3日,珠海銀隆投資25億元在蘭州建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主要用于新能源客車以及動力電池的生產。據悉,該工廠一期項目投資10億元,建設年產3000輛新能源客車的整車廠,預計2018年5月完工;二期項目投資15億元,建設配套動力系統電池廠。
與此同時,珠海銀隆還將市場情況在蘭州工廠設立了建設純電動商務車、SUV、物流車、環衛車、工程車、郵政車等純電動乘用車和特種車輛專用生產線項目,要經過3到5年的時間形成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儲能電站全覆蓋的全產業鏈生產及研發園區。
除了蘭州工廠破土動工,其在南京產業園的建設項目也提上日程。5月9日,珠海銀隆投資100億元在南京溧水開發區的新能源產業園區項目正式開建。據悉,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3萬輛純電動商用車、25億安時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以及40萬輛啟停電源的生產能力,珠海銀隆的新能源產業鏈正在向前推進。
從去年進入公眾的視野之后,珠海銀隆便在全國范圍內大肆擴建生產基地,截至目前,珠海銀隆已經分別在成都、天津、蘭州、南京設立了產業園,總投資高達285億元,另有消息顯示其在長沙的基地正在規劃,另外在安徽合肥 的產能布局也初步敲定了,再加上此前珠海銀隆在廣東珠海、河北石家莊、河北武安等生產基地,珠海銀隆橫跨全國的版圖正在逐步形成。

珠海銀隆在業務板塊快速擴張的同時,其市場估值也正在迅速上升,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2月珠海銀隆的整體估值為40億元,到當年12月估值上升為67億元,而到了2016年12月珠海銀隆的市場估值已經翻倍至134億元。
隨著珠海銀隆版圖的迅速擴展,其在資本市場的估值也將持續走高,但其在全國各地大肆興建生產基地的舉動,需要巨額的資金支持,從這一角度看來,上市融資變成了珠海銀隆的有力選擇,這從其辦理輔導備案登記的舉動中也可以初見倪端。
徐進凱 每日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