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新能源汽車投資熱潮興起 部分資金很可能打水漂

發布日期:2017-06-19

核心提示:2016年武漢經濟總量被成都反超,排名全國第九,武漢市政府對我們有意見。東風集團內部一名高管在近期一次私下交流中對經濟觀察報
         “2016年武漢經濟總量被成都反超,排名全國第九,武漢市政府對我們有意見。”東風集團內部一名高管在近期一次私下交流中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如是說道。2016年,成都市GDP總量達12170.2億元,比武漢多257億元。“武漢市領導說,東風的神龍公司在成都投產了新車,直接導致了武漢排名被反超。”
 
        而另一方面,原武漢市長唐良智任成都市委副書記,并提名為成都市市長人選,也成為武漢市抱怨神龍重心南移的原因。盡管從客觀上來說,這種解釋是有點牽強的,但汽車工業在地方經濟中扮演的重要地位確實如此。
 
 
        作為中國支柱產業之一,擁有龐大產業鏈的汽車產業一直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重點。但隨著政府對傳統燃油車產能擴張的限制,這種招商引資的熱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抑制,不過如今隨著新能源汽車投資熱潮的興起,對新興企業的爭奪開始成為一個新的增長點,地方政府們也將此作為一個必爭項目。
 
        5月底,四川省政府聯合新浪汽車在成都召開了中國汽車創業投資峰會暨中國(四川)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合作大會。“希望以此次峰會為契機,與參會企業促進合作,挖掘新模式、新思維,帶來更大收獲,讓汽車產業支撐作用更加突出。”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朱鶴新在當天論壇開幕大會上的致辭中表示。
 
        目前,四川省汽車保有量突破650萬輛,四川省計劃到2020年全省汽車年產能由200萬輛提升到400萬輛,汽車產業產值突破6000億元,其中新能源汽車產能30萬輛,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在現場,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負責人推介落地四川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機遇,以及配套產業布局和政策支持,以吸引企業關注和參與。
 
        在過去一年中,以吉利和奇瑞為首的兩大集團在成都布局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進行產業投資。2016年,吉利承諾在四川天府新區落戶新能源整車項目生產沃爾沃旗下高性能品牌純電動汽車,以及基于歐洲先進技術的本土品牌純電動車。此外在四川南充的商用車項目也將在這兩年中全力推進。此外,奇瑞旗下的觀致汽車也在四川進行了近50億元的投資。重慶匯洋控股50億元新能源汽車項目也在近期落戶成都。
 
        作為一個新興的汽車城建造者,成都目前在龍泉驛區建立了汽車發展產業園,擺出了追趕者的姿態。而在新一輪汽車產業投資熱潮中,分享到蛋糕的還有江西贛州、浙江德清、江蘇湖州、常熟、蘇州等新興的汽車城市。比如小鵬汽車宣布其生產基地落戶廣東肇慶高新區,樂視汽車選擇了浙江德清,Thunder Power(昶洧汽車)選擇紹興濱海。在這些汽車品牌背后,都少不了地方政府的身影。
 
        如云度汽車,股東里不僅有福建汽車工業集團,還有莆田市國有資產投資有限公司,背后是福建莆田市。江蘇敏安汽車的股東里有江蘇淮安開發控股有限公司,背后是江蘇淮安市。
 
        一些獲得資質的新能源車企股東里沒有地方政府直接注資企業,也早已和地方政府結成“利益同盟”。
 
        比如陸地方舟,早在2010年便與佛山市高明區簽署合作協議,計劃在當地建設總投資25億元產能2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2015年,佛山市政府專門組織召開陸地方舟項目工作會議,市領導明確表示,各方都要以“資質通過、項目建成”作為共同目標。
 
        與以前的企業選擇廠址不同,長三角區域及周邊成為了造車新勢力建廠的首選。在一份統計中,已涌現出的蔚來汽車、小鵬汽車、車和家、博郡汽車、FMC、凱龍東方、智車優行、樂視汽車、威馬汽車、零跑汽車、長江汽車等17家企業中,有13家企業選擇了在江蘇、浙江、安徽建廠,江西、福建各有一家企業,以及沿海的福建、廣東也各有一家新造車企業落地廠。
 
        原因很大部分在于資金的吸引。對于新興的造車企業來講,資金是支撐一切技術創新理念實現的關鍵,而這些新興造車企業的資金背景中,有10余家企業都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資金支持,最高的政府投資在總工廠投資占比中接近40%。
 
        除了直接參與造車,在更多地方,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熱情轉變為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的打造熱情。目前,這些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正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比如總投資175億元內蒙古霍林郭勒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總投資10億元南宮CSG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投資10億元的洛陽阿帕奇電動汽車產業園;總投資50億元的浙江余姚市新能源汽車工業園;總投148.23億元的山西臨汾梅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投資200億元的南昌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
 
        據統計,2015年-2016年一年中有超過30個地方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開工,而2016年到今年這種建設熱情更加高漲。當然,除了沒有汽車產業的城市,老牌的汽車工業強城——包括武漢、廣州、重慶等,也聚集了一大批新的行業進入者。這些城市擁有完整而成熟的產業鏈布局,仍然是新興企業的最重要的選擇。
 
        比如蔚來主導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在武漢光谷建立,總規模為100億元。而廣汽集團投資超400億元的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在廣州番禺落戶。總投資100億元的眾泰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落戶重慶璧山,北汽西南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簽約落戶涪陵區。
 
        地方政府的熱情是推升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迅速擴大的重要原因,也是加劇行業畸形發展的病因之一。按照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統計顯示,擁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傳統車企已經超過了200家。從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產能規劃看,總體產能規劃已經超過500萬輛。根據規劃,我國2020年所有新能源汽車的預計銷量為200萬輛。
 
        未來,產能過剩已經不可避免,而在眾多的新品牌、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項目中,究竟有幾個能“修成正果”,難以判斷。但毫無疑問的是,一部分資金很可能會打水漂。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投資
 
[ 財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