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泰汽車似乎從來不缺少話題。因為制造了一系列外形與不少國際知名品牌相類似的產品,這個在中國市場走紅的企業如今又多了一個話題。說眾泰“走紅”,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市場上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另一方面,是眾泰在網絡上走紅,特別是“眾泰皮尺部”成為網絡上一個熱門的詞匯。而這次眾泰制造的話題是——發布一個新高端品牌。
在上周,眾泰汽車在雄安新區發布了一個名為“君馬”的新汽車品牌。根據規劃,今年年內將有兩款君馬的新產品上市,并且在3年內共上市9款新車。在技術路線上,君馬汽車將率先發展燃油汽車,重點布局SUV和轎車產品,并逐步推廣至新能源汽車產品。
簡單來說,君馬是一個區別于眾泰的品牌,類似觀致之于奇瑞,WEY之于長城,領克之于吉利。鐵牛集團董事長、眾泰汽車實際控制人應建仁也表示,君馬汽車是眾泰汽車旗下獨立運營的全新汽車品牌。君馬實際上為眾泰的高端子品牌。為了打造這個品牌,眾泰也是煞費苦心。
眾泰為君馬建立了一條堪稱強大的供應鏈。在供應體系方面,君馬汽車的戰略合作供應商包括天納克、博世、聯合電子、韋巴斯特、鄧祿普、先鋒電子等。而在外觀設計上,君馬汽車特意強調了它在外形研發方面引進了海外人才,包括美國KDI外飾首席造型設計師Benedek和歐洲汽車底盤專家Sven Stefan等。
像當年的觀致一樣,君馬似乎也在努力撇清它與眾泰的關系。對于君馬品牌的誕生,我們無法去預測其發展,一些媒體認為這是順應汽車發展趨勢而為,但需要明確的是,眼下卻有諸多品牌在發布新高端品牌,但不論是吉利還是長城,又或者是之前的奇瑞,他們正向品牌積累到一定程度,需要進行高端突圍,而眾泰更像是剝離不良品牌歷史包袱。
當然,我們還無從知道君馬未來的命運會如何。眾泰以獨特的方式在三四線城市還有農村地區獲得了成功,這也為其發展積累了經驗。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發展方式和經驗已經越來越不適用于新的消費環境。與眾泰基本上采用同樣發展方式的北汽幻速,在這兩年也遇到了發展瓶頸,因為其推出了新的品牌——比速。但是,如果眾泰沒有改變其基本的套路,將這一套搬到君馬上,那一切只不過是照舊。
回看這幾年眾泰的發展路線,其實不管它這幾年經歷了怎樣的冷嘲熱諷,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一個企業在活下來和發展上,必須要先選擇前者。而眾泰的模仿抄襲——市場爆發——遭遇瓶頸——改革求變,幾乎每一個步驟都是自主品牌的前輩奇瑞、吉利、長城們走過的路。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一開始幾乎是集體模仿甚至是抄襲國際品牌,奇瑞、吉利、長城甚至都吃過這方面的官司,但最終都是不了了之。
而眾泰如今似乎是十年前的奇瑞、吉利——他們在市場巔峰時期,也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寒意,他們推進改革,試圖打破瓶頸。他們從多品牌時代,擴張產品占領市場的鋪攤子做法到收縮戰線建立精品思維和戰略。應該說,眾泰如今也是在重復著一個過程。君馬的建立更像是鐵牛集團的一個多品牌策略——盡管在集團下,它已經有了漢騰這一個高端品牌。但自主品牌前輩們走過的彎路,不親自去走一遍,似乎無法讓他們放棄內心的沖動。
眾泰的棋怎么下?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對于眾泰來說,如今已經到了一個不得不改變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究竟怎么變革前輩們已經摸著石頭走出了一條路。眾泰可以繞過這些彎路,實現更快的轉型。在自主品牌崛起的大潮中,我們并不認為現有的大集團就代表未來,代表希望,如果眾泰可以做這一批黑馬,那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