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梳理公告發現,此次定增受到機構熱捧,最后中標的8家機構中,不僅有“國調基金”、中國華融旗下“華融瑞通”等大型國資基金,還有深創投、博時等多家知名公募。
180億定增為海外并購補充資金
從去年4月28日宣布第一宗海外并購消息開始,到完成兩單總價41.5億美元的收購交割,再到獲得各主管機構的審批,最后至180億大手筆定增完成,洛陽鉬業邁出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步,用了1年零3個月時間。
去年4月28日,洛陽鉬業首次公告海外并購意向,擬以15億美元收購礦業巨頭英美資源位于巴西的鈮、磷項目;5月9日,又公告擬26.5億美元收購自由港麥克米倫公司位于剛果(金)的Tenke銅鈷礦項目56%股權。兩大項目收購金額合計高達41.5億美元(約合270億元人民幣)。這也成為去年以來中國企業發起的最大一筆海外礦產資源收購案。
這兩大交易標的均為全球知名礦業巨頭英美資源和自由港由于自身財務壓力迫切出售的優質資產。為保證交易效率,洛陽鉬業選擇了先交割再定增補充資金的方式并購。去年10月1日和11月17日,洛陽鉬業相繼公告已完成兩大項目的收購交割。收購完成后,洛陽鉬業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鈮鐵生產商,巴西第二大磷肥生產商,全球第二大鈷生產商及最重要的銅生產商之一。
為補充資金,洛陽鉬業去年5月發布A股定增預案。9月30日,定增方案獲得證監會受理。今年6月23日,上市公司順利收到證監會相關批復文件,核準洛陽鉬業非公開發行不超過57.69億股新股。
洛陽鉬業董事長李朝春表示,“此次定增完成后,公司將擁有更健康的資產負債結構;未來將精耕細作,管理好現有業務和資產,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洛陽鉬業2016年營收69.50億元,同比增65.5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98億元,同比增加31.12%;今年一季報顯示,洛陽鉬業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57.83億元,較去年的11.57億元大幅增長339.6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5.97億元,較去年1.41億元大增323.28%,顯示出收購資產強大的盈利能力。
定增受熱捧8家知名機構中標
梳理公告發現,此次參與洛陽鉬業定增的機構名氣和來頭都不小,其中還不乏“國家隊”基金的身影。
公告顯示,此次參與洛陽鉬業定增報價的機構16家,有效認購資金為387億元,超額認購倍數為2.15倍;最終中標機構8家。
在8家機構中,包括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調基金”)、華融瑞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華融旗下公司,簡稱“華融瑞通”)、紅土創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紅土創新”)等國有大型資金。此外,還包括博時基金、建信基金、北信瑞豐基金、泰達宏利基金、民生加銀基金、信誠基金等眾多公募基金。
在采訪中,李朝春表示,各方機構積極參與,一方面是對洛陽鉬業海外資源收購戰略的認可,也是對其優秀的項目發現能力和運作能力的認同。
公告顯示,國調基金本次共認購了28億的定增股份。國調基金去年9月末成立,預計總規模為3500億元,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該基金由央企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中國誠通牽頭,攜手中國郵儲銀行、招商局集團等眾多大型機構發起。
“支持具有戰略眼光和執行管理能力的礦企開展海外資源并購,降低國內資源過度開采,提升海外資源的來源結構。”對于參與洛陽鉬業的定增,國調基金項目負責人給出三大理由:首先是洛鉬擁有優秀的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結構;其次,是通過對剛果銅鈷業務、巴西鈮磷業務成功并購,進一步優化礦業資產布局,對保障我國新能源、新材料領域發展,提升相關戰略性礦產資源獲取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第三大理由,則是公司積極掌控海外優質礦產資源,保障國內消費升級和“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努力擔負起中國有色礦企的歷史使命。
另一家大型國資背景企業——華融瑞通,通過建信基金認購了洛陽鉬業29.7億元的定增股份。該公司認為,除了上述因素外,此舉也是在積極落實國務院支持實體企業降杠桿的指導意見,是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具體舉措。
深創投集團本次通過紅土創新認購了19.8億元的定增股份。深創投集團是我國最早成立、影響力最大、上市企業數量最多的本土創投集團公司。紅土創新基金是深創投集團100%控股的全資公募基金子公司,也是深創投集團在二級市場的資本運作平臺。深創投集團因為看好洛陽鉬業有色金屬品種特有的組合、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及管理團隊而參與了本次定增。
如果說國資背景的資金參與定增更多是為了從國家戰略出發,那么杉杉股份的參與則更多是從自身公司戰略考量。
杉杉股份通過北信瑞豐認購了洛陽鉬業18億元定增股份。杉杉股份是全球最大的正極材料廠商,每年對于鈷的需求巨大。除了參與此次定增,杉杉股份還與洛陽鉬業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與洛陽鉬業就鈷產品的采購與銷售以及鈷、鋰等金屬資源項目開發事宜進行戰略合作。
此次定增完成后,洛陽鉬業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凈資產超過500億,資產負債率下降至50%以下,公司A股市值已較長時期維持在1000億元以上,成為全球多金屬礦業龍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