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位于玉林市龍潭產業園區的廣西華創新材銅箔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銅箔項目二期生箔車間內,操作員啟動生箔機電源,陰極輥緩緩轉動,一張薄如蟬翼、銅光閃爍的銅箔緩緩吐出,標志著廣西華創新材年產10萬噸銅箔項目二期順利試投產,同時意味著由華創新材與西安航天動力機械有限公司聯合研發制作的國內首臺3米直徑陰極輥即將啟用,將國內銅箔生產裝備的制造工藝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廣西華創新材年產10萬噸銅箔項目二期順利試投產。
陰極輥在銅箔生產中具有決定性作用。輥面接觸導電面積對提高銅箔的產量至關重要,而接觸導電面積則與陰極輥幅寬和直徑息息相關。“2016年以前,國內陰極輥設計制造水平停留在2米直徑以內,能夠生產鋰電池用高端銅箔的超大直徑陰極輥技術和市場被日、美等國外企業壟斷。到了2021年7月,國外已有3米直徑陰極輥在使用,當時在用的國產陰極輥最大直徑只有2.7米,技術工藝上明顯落后國外一個身位。如購買國外廠家設備不僅價格昂貴,交貨期長,且其仍對我國實行相關技術封鎖。”華創新材副總經理徐文斌告訴記者,在此背景下,華創新材公司圍繞行業客戶的需求,發揮華創新材研究中心裝備研究院的技術及人才優勢力量,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四院西安航天動力機械有限公司進行合作,聯合研發制造3米直徑的陰極輥。經過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國內首臺3米陰極輥于9月22日成功下線,正式交付廣西華創新材銅箔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銅箔項目二期的生箔產線,標志著我國超大直徑陰極輥制造技術實現了新的突破,大幅寬銅箔生產核心裝備有了國產化代替,使國內銅箔生產企業用上性能更優、效率更高的“中國輥”。
“廣西華創新材年產10萬噸銅箔項目二期生箔產線將采用華創新材與西安航天動力機械有限公司聯合研發制造的首臺3米直徑陰極輥,使生產效率同比提高13%,能耗相對降低3%,晶粒度超過10級,電流超過6萬安培,導電更均勻、品質更穩定,性價比更高,產出的大幅寬銅箔可有效滿足客戶對大幅寬產品的市場需求。大型銅箔裝備技術迭代疊加產能規模釋放,必將助力華創新材搶占市場高地建立產品優勢。”華創新材副總經理兼廣西華創新材銅箔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鴻國告訴記者。
據了解,廣西華創新材年產10萬噸銅箔項目是華創新材搶抓當前鋰電銅箔良好的市場機遇,著眼長遠發展的戰略布局。在各方攜手推動下,目前項目建設、生產運營漸入佳境。項目一期于2022年3月4日一次性成功試產出廣西第一張銅箔,3月18日第一批產品成功交付客戶,成為填補廣西行業空白的首個銅箔生產項目,目前產銷量節節攀升形勢喜人;項目二期于2021年11月18日開工建設,原計劃工期12個月,此次試產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25天,再次刷新了“華創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