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新沃土·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常熟)峰會在常熟市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屆峰會由常熟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聯合主辦,本次峰會遨請了國家部委與行業專家解讀最新產業發展政策,并就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企業投資與發展戰略等進行深入探討。杭州長江汽車副總裁姜安寧分享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及投資建議》。
杭州長江汽車副總裁姜安寧
以下為姜安寧發言實錄:
到目前為止,長江汽車定的技術路線是從純電動到純電動+燃料電池。同時,傳統車企在動力總成方面的投入非常多,如果他們只做純電動,這些投入可能立刻就面臨歸零,這對于傳統油車企業來說將是非常難以做抉擇。而混合動力正好可以緩解這種歸零問題,豐田致力于混合動力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多數傳統油車企業都有同感。但是,長江汽車作為后來者,在燃油動力方面沒有一分錢的投入,我們沒有歸零的壓力,所以是一個只做純電動汽車的企業。
以下是我們對行業發展和投資的一些思考:
關于趨勢,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將經歷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現階段,是一個向傳統車學習和創新的階段,這個階段總的市場份額應該是等于和小于5%,去年新能源汽車占比是1.5%不到,正好是第一階段。我們想這個階段估計總量應該在130萬臺左右,2018年基本能夠實現。
第二個階段,是所占比例將達20%,這個階段我們把它定義為成為傳統車的補充,也就是成長期。這個階段新能源汽車估計大概在500到600萬輛之間,實現的時間應該在2023年左右。
第三個階段,就是競爭期,也就是說達到40%的時候就與傳統車并行了。這個階段的占比40%,銷量應該在接近1500萬左右,應該是在2027年能夠實現。
第四個階段是主導期,也就是說完全能夠與傳統車并駕齊驅,各占50%,兩分天下。這個時候傳統車會開始退出歷史,但是它為人類社會做出的豐功偉績,我們要向傳統車致敬。
現階段是從政策驅動轉向政策加市場的雙驅動,也就是從2013-2015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期有產業補貼,到2020年依然是有財政補貼的,而這個財政補貼在不斷退步,今年8月份,國家發改委的碳配額管理辦法在征求意見,工信部的兩個積分也在征求意見,如果這幾個政策一實施,就會出現此消彼漲的狀況,財政補貼會不斷的退下去,或者將來還會出現新政策。
我們仍然認為現階段雖然有不少的新造車勢力進入,國家發改委的27號令也是給這些企業打開了一個通道,長江汽車就是在這個通道里面,繼今年3月23號北汽新能源獲得第一張準入證之后,長江是第二個獲得準入證的企業,10月10號,前途汽車又獲得了第三張。但是我們仍然以為傳統車企還是新能源汽車的主力軍,也感謝傳統車企的“不舍得”,給了我們這些后來者機會。
關于投資機會,以整車作為主線,在2015年已經實現了整個新能源車的市場空間是1000億,從上下游來看,上游的包括鋰資源、鋅鈷資源,到下游的營銷模式,都存在我們對2015已經實現的判斷和對未來2020年的預測。2020年悲觀的說,200萬臺的組成應該是30萬臺物流車加30萬臺客車再加上140萬臺乘用車,它們構成了一個投資機會。
關于鋰材料以及鋰電的發展存在的一些風險,因為從國家政策來看,工信部把新能源汽車準入管理規定重新劃界,是純電動、插電式再加上燃料電池,只有這三類。燃料電池是不退坡的,盡管目前產業化方面做的還不太好,但是應該說格局雖然未定,但是它還是被看好的。
關于模式,比如說像分時租賃,我們現在在布置一個純電動乘用車的分時租賃模式,希望一分鐘做到五毛錢,就是一個小時30塊。現在油車為什么不能做呢?油車跟純電動汽車有一個非常大的比較,就是純電動汽車的優勢,我們可以把純電動汽車做到百公里電耗10度,10度如果是五毛錢一度的電,也就是五分錢要跑一公里,如果這臺車39公里,也就是兩塊錢的電費,假如說夜間充電,才一塊錢的電費就能跑過來。如果你收他20塊錢,這里面還有很大的賺頭,別的還有一些基本費用。油車,20塊錢可能僅僅只能是用在它40公里的油錢,所以只有純電動汽車能做到五毛錢一分鐘。
最后簡單的介紹一下杭州長江汽車。9月27號,馮飛副省長(前任工信部副部長)到杭州長江汽車進行了視察,同時在9月份剛剛過去的G20峰會上,長江汽車的純電動商務車、中巴車,成為了G20杭州峰會特級贊助商和G20峰會指定產品。200多臺純電動商務車、中巴車為G20峰會服務,是進入核心區的唯一純電動汽車品牌。
五龍電動車集團有兩個板塊,一個是電池板塊,一個是整車板塊,整車板塊里面含了三家汽車廠,還有海外美國的一家合資公司。我們的主要股東是中信、中華創新基金會,再加上核心管理層的一些股份。我們的產品,第一是大巴,第二是中巴和商務,這三個平臺是已經全部進入了工信部的產品通道,SUV是5月份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生產的,接下來要進入產品準入,物流車是純電動卡車,工信部已經同意審查我們的生產條件,除了重型卡車之外,我們將來會覆蓋整個汽車產品,當然還是那句話,我們只做純電動。我們的技術優勢,就是在中巴、商務、公交車上用的輪邊電機驅動橋,兩臺電機驅動兩個車輪,取代了傳統汽車的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轉動軸、驅動橋,跟改裝設計電動汽車比有很多的優勢。
我們的產能目前已經形成了杭州的十萬臺和昆明的一萬臺,正在形成的是貴安基地的15萬臺。
我今天要給大家報告的就是這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