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歐天然氣價格飆升,提振了全球石油產品需求,令全球煉油企業受益良多。然而,飆升的天然氣價格也讓煉油行業倍感壓力。受疫情影響,燃料消費下滑,煉油行業剛剛從連續幾個季度的疲軟中反彈。
除了歐洲的鋼鐵、化學品和化肥生產放緩外,飆升的天然氣價格增加了運營成本,令煉油商倍感壓力,因為,天然氣是制氫的關鍵,煉油廠利用氫來生產兩種能降低高硫原油中硫濃度的裝置,即加氫裂化器和加氫器。
在這種情況下,相較于亞歐競爭對手,美國煉油商享有天然氣低價優勢。自年初以來,盡管美國亨利港天然氣基準價格已上漲了一倍有余,但美國天然氣價格約為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而亞歐天然氣當量價格為25- 3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mmBtu)。
阿格斯(Argus)援引國際能源署(IEA)的最新月度石油報告預測,他稱,最近幾周,煉油廠加工每桶原油的氫成本比2019年增長了10倍。氫成本現在約為6美元/桶,而2019年僅為0.60美元/桶。
然而,盡管原油價格上漲,但由于全球成品油庫存較低,第三季度煉油利潤率強勁回升。
煤炭、天然氣價格屢創新高,隨之,燃料需求復蘇,成品油需求增加,已將全球煉油利潤率推高至疫情前水平。
盡管今冬石油產品需求增加,但由于天然氣價格飆升,亞歐一些煉油廠或無法提高原油產量。歐洲煉油商已開始重新調整其精煉產品規格,減少天然氣使用量,降低成本。天然氣是制氫的關鍵,氫用于生產并處理高硫原油。
本周,歐洲煉油商Varo energy的一位發言人對路透表示,和其他天然氣和電力消費者一樣,我們也深陷當前能源價格危機中。該公司的股東包括大宗商品交易巨頭Vitol。
該發言人補充稱,為了確保供應持續性,我們已調整運營,以最大限度減少天然氣消耗,同時保持石油供應韌性。
對美國煉油商而言,天然氣成本也在上升,但不如歐洲和亞洲那么高。
例如,10月21日,瓦萊羅能源公司(Valero Energy)公布了第三季度的凈收入。該公司表示,由于天然氣價格上漲,其煉油現金運營費用比去年同期虧損水平高出0.27美元/桶。
與亞歐相比,美國天然氣價格較低,因此,美國煉油廠在加工高硫原油方面不會像其他地區同行那樣受到諸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