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今年年底的100GW目標分為60GW大型地面太陽能電站和40GW屋頂太陽能,后者此前已被證明是一個重要的增長領域,但在近期開發量數據中,屋頂太陽能并沒有達到預期。
“40GW屋頂太陽能目標將出現25GW缺口,60GW大型地面太陽能電站目標將出現1.8GW缺口,這表明我們需要共同努力,擴大屋頂太陽能領域。”
截至2021年12月,印度累計太陽能裝機容量為55GW,預計今年將增加約19GW,其中15.8GW來自大型地面電站,3.5GW來自屋頂太陽能。這使年底的預期總量達到74GW,遠低于100GW目標。
印度的大型地面電站領域幾乎實現了2022年年底的目標。報告顯示,部分屋頂目標或會轉移到大型地面電站領域
然而,這一數字高于研究公司印度之橋的預期。印度之橋預計,至今年年底,項目開發量將達到65GW。
報告表示,“2022年只剩下8個月的時間,100GW的太陽能目標只實現了大約50%,從疫情導致的供應鏈中斷到根深蒂固的政策限制,這些不利因素都阻礙了市場增長。”
根據目前的發展軌跡,展望未來,印度與2030年的300GW太陽能目標將會出現86GW(29%)的差距。
報告認為,目前的開發量不足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并建議采取短期和長期措施使印度的開發率回到正軌。
IEEFA和JMK Research表示,未能實現的目標可歸因于“包括監管障礙在內的多重挑戰。”
這些問題包括:凈計量限制、進口電池和組件基本關稅(BCD)“雙重負擔”、型號和制造商批準清單(ALMM)問題、未簽署的供電協議(PSA)、銀行限制、融資以及隔墻售電審批延遲或被拒問題。
事實證明,印度的BCD頗具爭議。印度國家太陽能聯合會(NSEFI)呼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MNRE)恢復這一計劃,否則,印度將面臨高達10GW的項目風險。有人擔心,印度正在開發的部分太陽能電站或因關稅問題被擱置。
報告呼吁“大幅減少或推遲BCD,以遏制國內太陽能組件可能出現的價格短期上漲。”
Moody投資者服務公司旗下的印度評級機構ICRA表示,與BCD一起發揮作用的還有印度的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這一計劃的預算最近翻了兩番,如果與BCD結合,預計可為印度增加40GW的電池和組件產能。
報告還呼吁采取三項短期措施來解決開發差距問題,包括至少在未來五年,在全國范圍內適用統一政策。在屋頂目標實現之前,至少取消對銀行業的限制。
長期建議包括更嚴格的執行可再生能源采購義務(RPO),改善常年處于財務困境的配電公司的財務狀況并實現這些公司的私有化,減少對工商業消費者的交叉補貼附加費以及對電池儲能系統(BESS)的資本補貼。
報告共同作者、JMK Research高級研究助理Akhil Thayillam表示:“為了支持太陽能行業的整體發展,中央和各邦政府的政策法規必須保持一致,尤其是市場中萎靡不振的屋頂和隔墻售電領域。”
JMK Research創始人Jyoti Gulia建議,政府在短期內可能會“積極推進太陽能產能增長,通過將一些未實現的屋頂目標重新分配給大型地面電站項目來實現2022年的100GW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