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官員18日說,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將在訪問加拿大期間與加方簽署一項協(xié)議,以建立氫能供應鏈。德國目前正在加速向綠色能源轉型,以期彌補因減少進口俄羅斯能源產生的缺口。不過,一些官員警告,能源轉型措施短期內無法見效。
加拿大總理辦公室13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朔爾茨定于21日至23日訪問加拿大。據(jù)路透社報道,朔爾茨將于21日晚與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及一個商業(yè)代表團啟程,這將是他就任總理以來首次正式訪問加拿大。
德國官員18日說,朔爾茨此訪最重要的議程是與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在斯蒂芬維爾鎮(zhèn)簽署一項氫能供應協(xié)議。
斯蒂芬維爾位于加東部紐芬蘭島,是一座港口小鎮(zhèn),風能豐富。加拿大計劃在那里設廠,利用風能生產清潔能源以供出口。
德國官員表示,朔爾茨此行還將與加方討論向德出口液化天然氣的可能性。
德國所需天然氣嚴重依賴俄羅斯。烏克蘭危機升級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采取空前制裁,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銳減。為彌補天然氣缺口,德國等歐洲聯(lián)盟國家一方面出臺措施“省氣”,一方面四處“尋氣”。
不過,一些德國官員說,與加拿大簽署氫能供應協(xié)議無法解決德國今年冬季可能面臨的天然氣短缺問題。由于基礎設施尚未到位,這項措施明年也無法見效。
一名德國官員說:“來自加拿大的能源更多代表了一種中期解決方案。”
德國近年來進口的天然氣大約一半來自俄羅斯。天然氣占德國工業(yè)用能源大約三分之一,約一半德國家庭用天然氣取暖。
按德國政府官員說法,要想避免天然氣緊缺情況下實施能源配給制,德國天然氣消費量要比烏克蘭危機升級前減少20%。
受德國公共廣播聯(lián)盟委托,德國民意調查機構迪麥頗公司近期對1273名德國人展開調查。結果顯示,由于通貨膨脹高企、能源價格飆升,70%調查對象減少了能源使用,這一比例高于4月的63%。
民調還顯示,半數(shù)調查對象減少了休閑活動開支。其中,低收入家庭受影響最大,三分之二的低收入家庭減少了日常購物、休閑活動及假期開支。
此外,德國消費者將從10月開始繳納天然氣附加稅。一個四口之家的開支將增加近500歐元(約合3450元人民幣),使本已沉重的家庭能源開支負擔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