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鋰電池市場可謂是紅火異常,各家鋰電池企業發展也非常向好,而今年一季度億緯鋰能再度業績大漲,很多人都在問如此紅火的鋰電產業未來到底該怎么看?
一、億緯鋰能營收大漲60%?
據證券時報的報道,以碳酸鋰為代表的鋰鹽價格持續下調,使得今年以來鋰電池產業鏈景氣度較前期高點下行。不過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在銷售收入維持正向增長的背景下,產業鏈各環節龍頭企業依然延續了業績向上局面。
鋰電池頭部企業億緯鋰能披露2023年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期內該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10.42億元至11.47億元,同比增長100%-120%;扣非凈利潤5.65億元至6.52億元,同比增長30%-50%。
億緯鋰能稱,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實現正向增長,主要原因一是司秉承高質量發展戰略,繼續加大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力度,支撐主營業務的快速成長,并且隨著新工廠、新產線進入量產階段,保持了穩定的供應能力,帶來2023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60%;二是公司堅持平衡發展戰略,保持消費、動力、儲能電池三足鼎立的業務結構,雖然一季度市場有一些波動或者局部變化,但公司整體運營結果仍實現了穩健增長。
根據乘聯會預測,3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有望達到60萬輛,同比增長30%,環比增長20%;預計2023年一季度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有望達到148萬輛,同比增長25%。
二、鋰電產業的未來到底該怎么看?
億緯鋰能作為國內頭部的動力電池生產商,在近期發布的公告中,預計今年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將同比增長100%至120%,營收也增長了約60%。這樣的業績真的是相當不錯,我們該怎么分析億緯鋰能的業績表現,鋰電產業的未來發展又該怎么看呢?
首先,億緯鋰能的持續優勢在幫助其快速發展。一方面,技術研發方面的實力是其能夠獲得持續增長的重要原因之一。鋰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如何提高電池的效率、安全性以及壽命是行業不斷追求的目標。億緯鋰能在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集成等方面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布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鎳化鋰電池技術,低溫特性優異,安全性高,適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等領域。這種技術實力幫助億緯鋰能保持了在行業內的競爭力,預計在未來市場需求的推動下,該公司的業績還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另一方面,億緯鋰能的供應鏈體系已逐步完善,并成功構建了全產業鏈競爭優勢,這對公司業績的增長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電池產業從單一的電池生產轉變為了包含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集成、回收等多個環節的全產業鏈競爭,億緯鋰能依托其豐富的產業資源和技術優勢,構建了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憑借供應鏈的市場優勢,億緯鋰能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快車道,這一點非常值得我們關注。
其次,雖然電池市場出現了下行但是影響還是相對有限。雖然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已經開始下跌,但這不會對億緯鋰能的業績和前景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速增長和政策支持,鋰電池產業已逐步步入成熟期,產業鏈上下游的環節也變得更加完善。雖然短期內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可能對鋰電池廠商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從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增長和政策支持將繼續推動鋰電池產業的發展。
對于億緯鋰能這樣的公司來說,碳酸鋰的價格下降從某種意義上還會增加公司的利潤水平,但是如果電池需求長期下滑的話,也有可能會導致市場需求的萎靡不振,所以市場需求到底是什么樣的影響,依然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第三,鋰電產業的未來到底該如何分析?據 Canalys 研究報告稱,2022 年全球新能源車 (EV) 年增長 55%,達 1010 萬輛。中國大陸是目前最大的新能源車市場,2022 年 59% 的新能源車銷售來自中國,共計 590 萬輛。而野村證券分析預計未來五年內,全球電動汽車電池需求將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長,2028年達到1647GWh,2030年達到2107GWh。
如果鋰電池保持較好的發展前景的話,鋰電產業的增長還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如果有新的電池技術比如說鈉離子電池、碳電池等新技術全面替代的話,對于鋰電池來說也不排除有降維打擊的可能。
所以,億緯鋰能目前還是向好的發展,但是前景的不確定性開始增加,這一點也需要我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