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乘聯會發布了6月乘用車零售銷量統計,整體市場銷量為189.4萬輛,盡管環比上漲8.7%,但同比還是下降了2.6%。截止6月,今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零售量總共達到952.4萬輛,同比增長2.7%,而環比則保持逐月上漲,是本世紀前所未見的趨勢。
當然,其中的緣由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今年春節過早,1、2月份銷量基礎盤很低,而3月則出現了市場大范圍的價格戰,吸引了一波購車熱潮。近期雖然車企們的降價政策有所收斂,但大量新車的推出卻直接給到了一個較低的價格,再加上 “618”促銷,最終形成了整體市場逐月環比上漲的“回暖”趨勢。
不過,即便如此,依然幾家歡喜幾家愁。比如以往在中國市場表現強勢的德日系品牌均有下滑,反而美系僅同比下滑0.9%。
而相對應的,自主品牌則表現突出。這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國內市場新能源車的銷量占比保持迅速增長。以六月的數據為例,新能源車零售共賣出了66.5萬輛,同比增長25.2%,滲透率更是高達35.1%。而這當中,自主品牌占新能源車總體銷量份額的69%,而合資品牌僅占4.8%。
關于下半年的市場預期,乘聯會表示短期看,7月可能會有一定下滑,原因是6月開始購置稅減半政策到期,疊加去年7月銷量基數較高的緣故,都不利于今年7月銷量統計。與此同時,今年7月國內市場迎來了全新的國六B排放政策,上半年車企清理庫存的促銷促進銷量增長效應將逐步退坡。另外,日前國內十多家主流車企,包括特斯拉聯合簽署拒絕價格戰聲明,某種意義上也宣告了大規模降價的亂斗階段已經結束,下半年車市將恢復平緩銷售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