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蔚,1959年生于山東省。2008年,蔡蔚與合作伙伴創辦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任首席技術官和精進百思特電動(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蔡蔚是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車電機專家,被雷米國際譽為“混合動力汽車用驅動電機產品之父”。2010年,他先后入選北京市朝陽區“鳳凰工程”海外高層次人才、中關村(7.970, 0.00, 0.00%)高聚工程,第二批北京“海聚工程”高層次人才和第四批中央“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
記者對蔡蔚的采訪,約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普天實業科技園的精進電動總部。這棟位于園區深處的普通二層建筑看似不起眼,卻擁有國際最先進的試驗平臺,可晝夜不停地對電機做動態性能、溫度、濕度等多方面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試驗,許多國際知名汽車品牌的驅動電機就誕生在這里。
作為精進電動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我國新能源(11.430, 0.00,0.00%)汽車“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起草組成員之一,蔡蔚給人的第一印象,既有學者的謙和與溫婉,也有工程師的內斂與穩重。在兩個小時時間里,蔡蔚向記者講述了他的“電機人生”。
誤打誤撞 終被國際認可
很難想象,蔡蔚這位汽車電動化驅動電機全球知名專家,最初的理想并非是成為電機工程師,而是醫生。他與電機的緣分,完全是一場“意外”。
1978年,蔡蔚報考了北京大學醫學院的本碩連讀,但因為分數不夠,最終被分到了哈爾濱理工大學電機系。
當時,電機專業作為理論體系比較成熟的學科,其發展前景并不被看好。但誤打誤撞進入電機專業的蔡蔚,卻逐漸找到了這個學科的奇妙之處。蔡蔚入學之初,正值我國開始把有限元法運用到電磁場的分析研究領域。電磁場數字計算和電力電子控制技術的創新,讓電機系統這個古老的專業煥發出新的活力。但受硬件設備條件的限制,許多研究課題還存在不少爭議。這讓蔡蔚感覺既新鮮,也有挑戰。
碩士畢業后,蔡蔚被分配留校任教,隨后被破格晉升為教授、擔任電機系(原電機室)主任。他不僅承擔電機理論教學,而且每年花幾個月時間,帶著學生到哈爾濱、大連的電機廠去開展電機工藝教學和制造實操。1990年,他與美國夏威夷自然能源研究所合作研發電動車驅動系統和電動皮卡樣車。某種意義上,那也是我國較早研發的電動車之一。
蔡蔚說,自己喜歡折騰。十幾年海外經歷,印證了這句話。1994年,蔡蔚受美國工程院院士Lipo邀請到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電機及電力電子中心(WEMPEC)作訪問教授。1996年,他師從Reichert教授在瑞士蘇黎世聯邦工學院作高級科學家/訪問教授。1997年他又在克拉克森大學從事電機振動與噪音研究并獲得博士學位。這期間,蔡蔚有幸結識了許多著名專家學者和產業界名人,也擁有了更多展示才華的舞臺。他漸漸意識到,“何不將研究成果應用到工業上去,把理論變成產品呢”?
站在新能源車飛速發展的“風口浪尖”,蔡蔚迸發出驚人的創造力。1999年,蔡蔚加入美國雷米國際公司,擔任首席設計師。他發明的發卡式矩形導體定子繞組永磁電機產品,使雷米成為通用汽車第一個雙模混合動力驅動電機供應商,由此構建了通用獨特的雙模混合動力發卡式繞組雙電機系統。緊接著他又親自為奔馳和寶馬公司的豪華混合動力汽車設計雙電機系統,并實現了產業化。在雷米國際的9年時間,蔡蔚把公司幾乎所有傳統發動機的起動機和發電機產品升級換代了一遍。
回國創業 風雨后見彩虹
2008年,蔡蔚作了一個在外人看來并不“安分”的決定:回國創業。
蔡蔚的夢想絕非一時興起。
當時,美國的汽車市場已經是一個替代市場,中國的汽車市場是一個增量市場。蔡蔚注意到,當時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國家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之一,國際上比較大的汽車公司都在中國設立了亞洲甚至全球的采購中心,但他們采購的部件卻從來沒有發動機和變速箱等核心零部件。
“在美國做得再好,也是‘美國創造’,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這么好,有資源優勢,還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為何不改做‘中國創造’呢?”蔡蔚說。
“回國創業,就是要填補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全球競爭力的空白。”帶著這樣的信念,年近半百的蔡蔚告別了美國的別墅洋房,帶著簡單行囊,來到北京,和合作伙伴用第一筆16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在北京創辦了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開啟了給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中國芯”的追夢之旅。
用160萬美元啟動資金創立一個汽車產業鏈中的制造企業,這在別人看起來簡直是個笑話。但蔡蔚不這樣看。初創拿不到量產訂單,就從研發樣件做起,一點點擴大行業影響;風投資金有限,就在辦公場所等方面“節衣縮食”,把省出的每一分錢用在科研創新的刀刃上。
初創當年,經同行引薦,為美國悍馬車作混合動力電機研發,這個幾十萬元的小單子成為精進電動第一筆生意。“一家美國公司怎么會萬里迢迢找一家中國初創公司做電機?顯然,精進電動的起步就不是靠價格和降低成本取勝,靠的是創業者成功經歷、匠心產品的性能和質量。”蔡蔚說。
從創立公司到研發,再到實現產業化落地,精進電動走得太不容易。但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8年,精進電動已從一家初創企業,成長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行業的領軍企業,股值達數十億元。
展望未來 要做世界最好
目前,精進電動的驅動電機產銷和出口均居我國新能源汽車電機領域首位,并已成為全球產銷量領先的獨立驅動電機供應商之一。作為資深電驅動專家,蔡蔚的眼光不止現在,還有未來。最近,他還在牽頭申報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國家重大專項。按照他的想法,要“開發量產第一代,同步研發第二代,前瞻探索第三代”。
“過去我們的目標是做世界上最好的電機,目前我們已經朝著這個目標邁進了一大步。現在,我們又把這個目標拓展了一下,那就是做世界上最好的電驅動系統。”蔡蔚說。
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蔡蔚始終保持樂觀。
作為我國電動車“十三五”規劃的起草者之一和《中國制造2025》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多個章節的執筆人,蔡蔚也在密切關注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他認為,目前存在的新能源汽車使用不便和混合動力汽車價格昂貴等問題,將會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技術和應用的不斷升級以及大規模產業化而得到解決。
“我經常說一句話,中國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強,中國汽車產業則強。我希望,中國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能夠引領世界,而不是跟蹤世界。我將為這一天的早日到來作出自己的努力,用有限的能力為汽車行業從大到強添磚加瓦。”蔡蔚說。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