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我國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將提速

發布日期:2023-07-14

核心提示: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新能源裝機快速增長,對新型儲能設施的需求明顯增加。7月7日,在貴陽舉辦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新型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新能源裝機快速增長,對新型儲能設施的需求明顯增加。7月7日,在貴陽舉辦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新型儲能產業發展國際論壇暨綠色發展企業家高峰對話”環節,與會專家學者表示,“雙碳”背景下新型儲能產業將步入發展快車道,綠色發展是必然趨勢。
 
 
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長蔡朝林介紹,貴州依托豐富的磷錳資源,為磷系、錳系新能源電池生產,電池制造配套產業集群,新型儲能電池、磷酸鐵鋰等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2022年,全省共引進新能源產業項目964個,合同投資額3632.2億元。2022年底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已經達到2357萬千瓦,占全省電力裝機比例54%,儲能市場需求巨大。當前,貴州搶抓儲能產業的風口,研究制定促進儲能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新型儲能發展拓展空間,疏導成本、穩定預期,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從商業化初期加速向全面商業化發展。
 
“貴州省有很好的新型儲能發展基礎,綜合能源系統等技術創新與示范應用方面率先探索了寶貴經驗。”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邊廣琦希望行業加強產、學、研、用協同,共同剖析研判能源轉型和新型儲能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貴州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院長魏雄軍總結了貴州電化學儲能產業發展的五大成效。一是以畢水興能源資源富集區為依托的光伏產業穩步發展,光伏產業在畢節威寧已形成集聚;二是儲能電池產業加快突破,產業鏈上下游配套正在形成;三是以發電央企為主體的儲能電站建設項目探索啟動,共享儲能有望應用推廣;四是以磷酸鐵鋰為代表的儲能技術路線廣泛應用,鈉離子電池等新技術正產業化推進;五是以風光儲一體化試點示范項目為推動,發展模式不斷探索突破。可以預見,在電化學儲能賽道上,貴州以其獨特的優勢占據重要地位。
 
中南大學唐有根教授指出,電化學儲能技術可實現大規模電力儲能,其發展對于我國未來能源發展戰略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成熟度較高的鋰離子電池、全釩液流電池和鉛碳電池等電化學儲能技術都基本實現市場運營;鈉離子電池、鋅基液流電池、固態鋰電池等新興電化學儲能技術也如雨后新筍般涌現,并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實現從基礎研究到工程應用的跨越。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教授陳永翀認為,儲能是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的重要支撐,已經被列入萬億級戰略新興產業。截至去年底,全國鋰電儲能累計規模超過40GWh,幾乎等同于40座抽水蓄能電站的規模。同樣,儲能也是支撐可再生能源關鍵的技術和產業。在當前國際環境下,歐洲環保組織已經開始從標準方面限制我國儲能行業的發展,《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將對整個電池產業鏈包括中國出口的儲能產品影響巨大,需要我國儲能行業積極應對,建立健全儲能產品的碳定價機制和碳足跡評估工作。因此,“雙碳”背景下新型儲能技術和產業的綠色發展是必然趨勢。
 
 
在高峰對話環節,7名國內外儲能產業頭部企業家代表,就如何搶抓下一個產業風口——“儲能”產業,推動新能源新材料加速從儲能商業化初期轉向全面商業化進行對話交流、共話發展。
 
 
活動現場共簽署2個戰略合作協議和12個產業投資項目,簽約金額122.36億元,涉及現代能源、新能源汽車及電池材料、文化旅游等產業。
 
此次論壇由貴州省人民政府主辦,貴州省投資促進局、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貴州省能源局、貴陽市政府、銅仁市政府及貴州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承辦。貴州省投資促進局局長謝強主持會議。

 
 
[ 行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