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這少不了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但不能只是依賴政策,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正在從普惠制向促進技術創新轉變。
在過去的2016年,1-11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汽車生產42.7萬輛,銷售40.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和60.4%。預計全年銷量可達45萬輛,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排名第一。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但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力還主要在國內市場,在國際上整體仍缺乏影響力,國內車企中,除了五洲龍、比亞迪等出口的城市和地區眾多,單靠幾個比較優秀的企業與與數量眾多的國際大牌相角逐,并沒有太大的優勢,這也預示著我國新能源汽車還有待發展。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仍然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實際上,不管是電動汽車還是傳統汽車,我們和老牌汽車強國都有不小的差距,單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發電動汽車了,其有很強大的技術積淀。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最核心零部件當屬電池了。然而我國電池行業取得了不少技術成就,可最關鍵的輕量化等問題與國際一流品牌仍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如何提高單體電池的能量密度并且妥善的融合制冷措施、安全措施形成單獨電池模塊,以適應國家相關部委規劃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的要求,成為當下最嚴峻的問題。
面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國內一些車企已經在做出努力。例如早在2003年就開始投入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深圳五洲龍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十幾年來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經費,突破了很多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難題。在新能源關鍵“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方面,五洲龍加速配套升級,不僅與國內主流廠家形成采購關系,還積極利用集團自身的研發平臺與配套廠家共同開發三電產品適合在不同地域、運力、氣候的個性化方案。現如今,五洲龍擁有200多項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司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重大項目,五次承擔國家“863”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和六次參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準入。
大規模應用所積累的數據和經驗,不僅使五洲龍在新能源汽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讓五洲龍董事長張景新對于企業未來的技術路線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斷。
五洲龍人堅信,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突破口在自主技術的研發上,只有加大科研投入,才能讓我國的民族汽車品牌有足夠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的爭奪中立于不敗之地。
在過去的2016年,1-11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汽車生產42.7萬輛,銷售40.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和60.4%。預計全年銷量可達45萬輛,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排名第一。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但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力還主要在國內市場,在國際上整體仍缺乏影響力,國內車企中,除了五洲龍、比亞迪等出口的城市和地區眾多,單靠幾個比較優秀的企業與與數量眾多的國際大牌相角逐,并沒有太大的優勢,這也預示著我國新能源汽車還有待發展。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仍然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實際上,不管是電動汽車還是傳統汽車,我們和老牌汽車強國都有不小的差距,單美國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發電動汽車了,其有很強大的技術積淀。
新能源純電動汽車最核心零部件當屬電池了。然而我國電池行業取得了不少技術成就,可最關鍵的輕量化等問題與國際一流品牌仍存在一定的技術差距,如何提高單體電池的能量密度并且妥善的融合制冷措施、安全措施形成單獨電池模塊,以適應國家相關部委規劃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的要求,成為當下最嚴峻的問題。
面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國內一些車企已經在做出努力。例如早在2003年就開始投入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深圳五洲龍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十幾年來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經費,突破了很多新能源汽車的技術難題。在新能源關鍵“三電”(電池、電機、電控)方面,五洲龍加速配套升級,不僅與國內主流廠家形成采購關系,還積極利用集團自身的研發平臺與配套廠家共同開發三電產品適合在不同地域、運力、氣候的個性化方案。現如今,五洲龍擁有200多項國家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司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發改委、工信部重大項目,五次承擔國家“863”新能源汽車研究項目和六次參與國家新能源汽車準入。
大規模應用所積累的數據和經驗,不僅使五洲龍在新能源汽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也讓五洲龍董事長張景新對于企業未來的技術路線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斷。
五洲龍人堅信,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突破口在自主技術的研發上,只有加大科研投入,才能讓我國的民族汽車品牌有足夠的競爭力,在國際市場的爭奪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