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產業與資本背離,被錯殺的光伏設備龍頭

發布日期:2023-08-17

核心提示:王傳福哭了。  在8月9日比亞迪(002594)第500萬輛電動汽車下線的活動上,王傳福放下了過往的恩怨情仇,將中國車企友商們的名
王傳福哭了。
 
  在8月9日比亞迪(002594)第500萬輛電動汽車下線的活動上,王傳福放下了過往的恩怨情仇,將中國車企友商們的名字排列整齊地放在大屏幕上,并堅定地說道:“中國汽車產業必將誕生一批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回首起比亞迪的一路辛酸不易,王傳福幾度哽咽,在經歷了中國車企兄弟相爭、內斗拉踩。在內卷嚴重的國內乘用車市場的競爭中,真誠地撫平同行們緊鎖的眉頭:“不要焦慮,我們的好日子在后頭,我們的市場在全球。”相信,那一天是屬于國產電動汽車。
 
  前有中東土豪11億美元入股蔚來(NIO.N,09866.HK),后有大眾7億美元入股小鵬(XPEV.N,09868.HK)。從合作方向來看,全球汽車工業的格局,已經逐漸從海外品牌和技術壟斷、國內僅提供生產制造勞動力,在向國內自主品牌和技術為主轉變。不得不承認,全球新能源發展趨勢成就了國產制造業。讓我國逐漸走出基建狂魔、產業鏈代工的刻板印象,并且除了國產電動汽車的迅猛發展,光伏產業鏈的出口也是國產工業出海的代表。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總額達到289.2億美元,同比增長11.6%,繼續走高。
 
  不過即使光伏產業發展的景氣度并不低,但資本市場預期并不好,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光伏板塊上市公司便進入了大幅回調。近一年的時間里,一體化龍頭隆基綠能(601012)(601012.SH)股價腰斬,市值蒸發超過2300億;硅料巨頭通威股份(600438)(600438.SH)回調超過40%,較高峰期市值減少近千億。光伏行業各細分龍頭均遭遇了大幅下跌。據統計,A股35家光伏產業鏈上市公司,自2022年年中至2023年6月30日,光伏產業鏈市值蒸發了超過6000億元。
 
  經歷了一年的暴跌之后,光伏上市公司整體估值也來到了歷史低位。截止8月10日,光伏一體化代表隆基綠能的相對估值僅為13倍市盈率,另一巨頭TCL中環(002129)(002129.SZ)則下降至14倍左右,通威股份則降到了歷史新低的5倍上下。雖然光伏板塊整體估值相對較低,逐漸被資本“遺棄”,但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光伏板塊整體的業績并不差,隆基半年報營收646.64億,增速28.76%;歸母凈利潤高達91.78億,增速可以達到41.46%;中環半年報預計歸母凈利可達到44.8-46.8億元,同比增長53%-60%。
 
  包括今天要聊的一家光伏設備龍頭——捷佳偉創(300724),不久前剛公布了2023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上半年歸母凈利潤預期可以達到7.3億元-8.1億元,同比增長約45%-60%,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43.86%-60.15%,而單二季度歸母凈利潤4.0-4.8億元,同比增長70-103%,相當亮眼。
 
  01
 
  光伏設備龍頭
 
  捷佳偉創是一家主要從事太陽能光伏電池相關設備的研發、制造、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擁有業內領先的太陽能電池裝備供應能力,主要產品連續七年產銷量位居行業首位,已成長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能電池裝備供應商。
 
  捷佳偉創前身是捷佳創精密設備有限公司,由蔣柳建創立于2003年,公司初期主要從事的是各類清洗設備的制造和銷售業務,2005年開始涉足光伏產業,業務仍然以清洗設備為主,但以獨特的前置下沉式機械手及整機防腐技術切入市場。2010年通過業務重組以及收購常州捷佳創,被收購標的主要是從事制絨、清洗和濕法刻蝕設備研發制造的,收購后,公司擴大了在光伏設備方面的布局,切入刻蝕設備等細分環節。
 
  2018年創業板成功上市,公司的核心產品主要在國內銷售,不過近兩年國內光伏板塊投資發展很快,內卷嚴重,2022年國內業務增長確實也出現了放緩,2022年境內收入51.92億,同比增長僅有9%;不過好在近光伏出口比較熱,海外需求增長,公司的海外業務增長比較快,2022年境外收入達到8.13億,同比增長186%,占比達到13.53%。
 
  清洗設備這塊的壁壘并不強,因此公司切入了光伏電池領域,投資建成了電池片生產線整線自動化能力。全面布局電池片各主流技術路線,2021年其TOPCon路線就已具備整線設備交付的能力,核心設備PE-Poly和硼擴散設備成功交付客戶量產運行;同年,HJT中試線高效電池片首片下線,還接到了鈣鈦礦的中試線訂單。從年報來看,目前,捷佳偉創是光伏板塊少有的全面布局PERC、TOPCon、HJT、IBC、鈣鈦礦等光伏電池主流技術路線的企業。能看出來,公司對光伏電池設備的布局相當全面。
 
  公司上市后業績趕上了國內光伏發展的紅利期。2018-2022年的營業收入從14.93億元提升至60.05億元,復合增速高達41.6%,歸母凈利潤從3.06億元增長至10.47億元,復合增速高達36%。目前,工藝設備(光伏設備)業務占比最高,2022年貢獻了八成以上的營收,不過其復合增速從2020年開始有所放緩。
 
  目前來看,光伏電池技術線還屬于“三分天下”的局面。
 
  主要以PERC技術為核心,短期變化圍繞在是N型的HJT和TOPCon之間的的競爭,而薄膜型的鈣鈦礦電池技術在轉化率上可能會更有優勢。技術層面上,首先看N型HJT電池,公司RF微晶+板式PECVD設備的量產平均轉換效率穩定在25%。近期公司也表示設備的訂單充足;
 
  其次捷佳偉創在TOPCon設備領域,推出了PE-Poly以及MAD等設備,這一塊業務累積獲得訂單產能超過250GW,成為了TOPCon設備的龍頭,短期預期市占率能穩定在50%。根據公告來看,正在研發的TOPCon雙面POLY技術預期將在明年逐步落地,其設備已在開發驗證階段;公司供給安徽大恒能源的TOPCon PE-poly設備耗時23天的量產平均轉換效率在25.4%,而光伏電池入庫良率達到新高的97%,而且還有繼續突破的可能。需求依舊穩定,由于TOPCon技術設備與目前的PERC有一定共通性,產能提升相對容易,2023年大概率是N型TOPCon電池落地放量的元年;
 
  最后鈣鈦礦電池技術路線,公司的核心產品是RPD等關鍵設備,從公告來看,已經建設出鈣鈦礦/晶硅疊層整線設備,進一步加強了競爭壁壘。

 
 
[ 行業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