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 君 通訊員許永勝 呂 晶報道:中原油田積極融入河南省鄭汴洛濮“氫能走廊”產業布局,持續擴大綠氫生產規模。9月11日,隨著汽笛長鳴,一輛滿載300公斤綠氫的管束運輸車駛出中原油田油氣加工技術服務中心廠區。至此,位于中原油田的中國石化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已平穩運行9個多月,產綠氫56噸。
今年以來,中原油田在抓好油氣增儲上產的同時,大力推動新能源發展,充分利用平原地帶太陽能、風能資源,加快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和儲氣庫建設,構建多能互補、多維保供的能源供應體系。
在光伏發電方面,已建成黃河水源凈水廠光伏發電、油氣加工技術服務中心制氫配套光伏發電、油田區域分布式光伏發電等項目,光伏發電總規模達47兆瓦,年發電能力5200萬千瓦時。在余熱利用方面,已建成濮三聯“余熱+光伏”綜合利用項目,正在實施文二聯“余熱+光伏”綜合利用項目。目前,油田“余熱+光伏”已累計發電4000萬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萬噸,可供3萬多戶家庭使用一年。在風力發電方面,中原油田112兆瓦風電項目自4月啟動以來,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建成后年發電量2.95億千瓦時。
在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的同時,中原油田持續抓好油氣增儲上產,堅持常非并舉,突出高質量勘探,完成產量任務。截至9月11日,中原油田部署在東濮凹陷文西地壘帶的重點預探井文319井穩定日產油19.68噸、日產天然氣5187立方米,這是油田近10年來首次在文西地壘帶沙三段新層系試獲高產油氣流,揭示了文西地壘帶具備千萬噸級勘探增儲潛力。
中原油田發揮地處中原腹地聯通四方的區位優勢,構建產儲運多維保供格局。截至目前,建成衛11、文13西等自有儲氣庫5座,加上交由天然氣分公司管理的文96、文23兩座大型儲氣庫,具備50.07億立方米的儲氣庫調節能力,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天然氣調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