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入贅江淮 大眾旗下的西雅特或借電動車“還魂”

發布日期:2017-04-14

核心提示:據安徽省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官網顯示,江淮汽車于去年12月28日提交的關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核準的請示獲得批準。
        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西雅特進入中國的時間甚至比奧迪和斯柯達還要早。可惜的是,這個品牌很早就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它從來沒有成功過,很多人甚至聽都沒聽過。
 
        如今,這個品牌可能又要回來了,這次他能成功嗎?
 
        據安徽省人民政府政務服務中心官網顯示,江淮汽車于去年12月28日提交的關于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大眾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資生產純電動乘用車建設項目核準的請示獲得批準。
 
        盡管這是大眾和江淮達成的合資項目,但大眾顯然不可能再拿出大眾、奧迪之類的品牌給江淮使用。大眾很有必要為這個合資公司引入新的品牌,但大眾旗下看起來好像也就只剩下西雅特了。
 
        坊間傳聞,西雅特又要入華是有道理的。
 
        早在1995年,一汽大眾就以西雅特的科爾多巴(Cordoba)為原型投產了都市高爾夫轎車,但頂著一汽大眾金字招牌的科爾多巴卻遭遇慘敗。而隨后的南汽英格爾西雅特Ibiza MK.1項目也和科爾多巴一樣,因為德國佬不懂當時的國情貿然生產兩廂車導致慘敗。
 
        當年,馬來西亞金獅集團因遭受亞洲金融危機步履艱難,南汽英格爾趁機從金獅集團接手并引進了西雅特Ibiza MK.1。很快,1998年3月18日第一輛英格爾樣車試裝成功;1999年6月18日,首批商品車正式下線;1999年9月20日,英格爾和優尼柯正式投入市場。
 
        然而,惡劣的質量給這款車型帶來了無可挽回的傷害。后來,英格爾生產線賣給了波導,波導接手后推出的新雅途也回天無力,只留下一聲嘆息。
 
        1991年,大眾完全接手西雅特之后開始更新來自菲亞特時代的生產線。這些淘汰下來的生產線,對于大眾來說就是垃圾,但對當時的中國本土汽車企業來說卻是寶貝。
 
        如上所述,西雅特其中一條生產線賣給了南汽,成為了英格爾。另一條生產線則輾轉賣給了奇瑞,被命名為奇瑞風云。
 
        作為奇瑞汽車的首款車型,奇瑞風云成為一代傳奇,也為上汽奇瑞的分崩離析埋下伏筆。
 
        因為奇瑞當時引進的第一代Toledo本身也是西雅特與大眾合作的產物,這款車與大眾捷達車型存在許多技術重合。然而,捷達的一個改款車型,一汽就要支付給德國人幾億人民幣,德國人怎么可能容忍上汽奇瑞白白占便宜呢?
 
        上汽奇瑞分手之后,奇瑞風云不斷完成技術改型與更新,終成一代傳奇。此后,上汽也開始擺脫德國大眾,嘗試自主研發。
 
        從上述故事可以看出,盡管西雅特很早就與中國市場結下緣分,但它留下的不過是一個又一個悲情故事。要想真正崛起,西雅特還是得自己擼起袖子加油干。
 
        于是,2011年3月西雅特帶著利昂(Leon)和伊比薩(Ibiza)兩款車型在上海車展上高調亮相,引發媒體對其國產話題的猜測。
 
        然而,這個品牌并沒有得到一汽-大眾佛山南海工廠的接納,同時也因為上汽大眾已經擁有斯柯達品牌,而不愿意再收留一個定位更低的品牌,導致西雅特國產受阻。
 
        糟糕的是,西雅特的接連敗北,還給人們留下了質量欠佳、價格暴利的印象。不過,對大眾來說,能騰出這么一個低端品牌出來與江淮合資,不管其首款車型是什么,只要能包裝包裝賣出錢來,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