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午3時,由人民日報海外網策劃的云采訪系列直播節目《說說我們村兒》“光伏富農”特輯正式開播,主持人通過連線通渭縣平襄鎮孟河村,邀請通渭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綜合處副處長)呂忠,國家能源局派駐通渭縣平襄鎮孟河村駐村第一書記尚悅、浙江正泰安能電力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下稱“正泰安能”)總裁盧凱做客直播間,為大家詳細解讀孟河村走向“零碳鄉村”、變成清潔能源綜合示范村的精彩故事。
光伏富農走進孟河村
“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地帶的孟河村,氣候干旱,光照資源豐富,全年降雨不超過480毫米。全村4200畝耕地主要以種植玉米、馬鈴薯、亞麻籽和金銀花等經濟作物為主,村民收入來源單一且高度依賴氣候條件。”駐村第一書記尚悅說,國家能源局立足于孟河村光照充足的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光伏富農”的幫扶計劃。

光伏入戶,安裝人員正在安裝正泰戶用光伏
2021年4月,通渭縣引進正泰安能在孟河村先行試點,為全村100戶村民免費搭建了戶用光伏電站,總裝機1121千瓦;同時利用孟河村村委會、“隴上孟河”電商辦公用房以及徐川初級中學屋頂安裝公建屋頂光伏電站,總裝機212千瓦。尚悅介紹到,“搭建光伏電站后,每戶村民不僅能實現自用電的自給自足,還能將多余的電量賣給電網,每年為一戶村民增收創收一千元以上。”

孟河村村民屋后安裝的戶用光伏電站
在村民宋建明家中,尚悅對著鏡頭展示了戶用光伏電站。宋建明說,戶用光伏項目不需要老百姓出一分錢,全權由正泰安能負責架設和維護,既解決了全年的用電需求,又增加了收入,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好事情。“我家屋后還有一片閑置空地,希望以后能多安裝一些光伏!”宋建明高興地補充道。
能源結構改革打造“零碳鄉村”
除了解決村民用電問題外,小小的光伏面板還影響著整個鄉村的能源使用結構,引導全村一起走向“零碳鄉村”。光伏入戶后,村民們沒有了高昂電費的顧慮,自動自發地完成了冬季取暖“煤改電”,向“零碳鄉村”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只需要70平方米的屋頂資源,安裝一個20千瓦的光伏電站,便可以滿足一個家庭的一年全部的用能需求。”呂忠表示,通過發展光伏產業,孟河村的發電量已經遠超用電量,在一定意義上實現了“碳中和”,成為“雙碳”目標和鄉村振興有效結合的典型案例。
呂忠認為,孟河村的經驗對于解決世界其他貧困地區的電荒問題,是很有借鑒意義的。目前全球仍然有七分之一的無電人口,數量接近11億。發展光伏產業,為解決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也是中國為世界解決能源分布不平衡而開出的一劑良藥。
綠色能源產業帶動鄉村振興
面對孟河村光伏產業由0到1的發展歷程,盧凱強調,從企業的角度來看,產業幫扶,是脫貧攻堅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孟河村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據了解,正泰安能多年來累計創造了開發人員、施工人員、運維人員等就業崗位,為全國農村提供就業崗位5萬余個,充分發揮了新能源電力企業的優勢,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幫扶,拉動了鄉村的經濟發展。

居民分布式光伏場景展示
隨著氣候變化加劇,節能減排與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據介紹,“十四五”期間,通渭縣將繼續把光伏作為全縣新能源發展的重點,建設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試點縣,實現集中式光伏和分布式光伏并舉;探索以村為單位增加戶用儲能設施,解決不同時段的電網消納問題,在降低用電成本的基礎上,更好地引導村民改善生活方式,帶動全縣經濟的綠色低碳轉型,助力鄉村振興,實現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鄭泰 圖/文) 責編:秦雅楠、王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