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結構轉型以及“雙碳”目標背景下,光伏產業高速發展,其中分布式光伏正成為重要方向。
我國分布式光伏自2016年步入發展快車道,憑借“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消納優勢,得到市場青睞。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48.2GW,其中分布式光伏15.52GW,約占全部新增裝機量的三分之一。隨著政策的支持以及安裝成本的下降,分布式光伏正迎來高速發展。
分布式光伏與四個“就近”原則

作為21世紀最重要的新能源形式之一,光伏發電具有安全無污染、無枯竭風險、分布廣泛等優點。從發電系統分類來看,光伏發電目前一般可分為集中式和分布式兩類。
● 集中式光伏電站:是指利用荒漠、戈壁等資源條件好的地區,集中建設大型光伏電站,發電直接并入公共電網。
● 分布式光伏:是指用戶場地附近建設的光伏發電設施,用戶自發自用、多余電量上網。
具體來講,分布式光伏是一種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新型發電和能源綜合利用方式,它區別于傳統的集中式發電(火力發電等),倡導“就近發電、就近并網、就近轉換、就近使用”的原則,不僅能夠有效提供同等規模系統發電量,同時還能有效解決電力在升壓或長途運輸中的損耗問題。
根據CPIA(中國光伏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大型集中式電站占比為67.8%,分布式電站占比為32.2%。但隨著光伏在建筑等多領域的融合發展,疊加用戶的應用規模,屋頂分布式光伏將加速發展,預計未來分布式光伏電站占比也將提升,成為今后的發展主流。
多重因素助推
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發展

市場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近期,中央及地方政府密集出臺一系列文件,將分布式光伏作為新能源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給予大力支持。在政策的引導下,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持續發展。此外,建筑需求以及成本下降,也成為助推分布式光伏發電市場發展的關鍵。
●建筑需求帶來廣闊前景
我國建筑屋頂分布廣泛、資源豐富。據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873251萬平方米。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和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測算,我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可安裝太陽能光伏電池約3億平方米,裝機容量約為40GW。
分布式光伏發電多應用于建筑屋頂,因此開發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潛力巨大,市場發展廣闊。
●成本下降推動規模化發展

在政策的引導下,相關企業紛紛投入分布式光伏組件的研發和生產,從而使其發電成本不斷下降,并為市場規模化發展創造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