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儲能成大勢所趨,發展掣肘也不少

發布日期:2022-01-13

核心提示:儲能,顧名思義,就是在電力富余時將其存儲下來,在需要時放出,本質是通過充放電來實現電網的實時平衡,類似于一個大型充電寶。
 儲能,顧名思義,就是在電力富余時將其存儲下來,在需要時放出,本質是通過充放電來實現電網的實時平衡,類似于一個大型“充電寶”。

目前主流的電儲能方式有兩大技術路徑:機械儲能、電化學儲能。前者包括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后者根據電池類型的不同,可以分為鋰離子電池、鉛蓄電池、鈉硫電池等。

在不同的儲能技術路線中,抽水蓄能的技術最成熟,成本也最低,適合大規模開發,但由于受地理條件的限制,無論是開發潛力,還是增長空間,都不如這幾年漲速更快的新型電化學儲能技術。截至2021年10月,全國抽水蓄能電站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479萬千瓦,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超過400萬千瓦。

儲能是新能源發電的緩沖池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儲能被視為一把打通新型電力系統產業鏈的關鍵鑰匙。何為新型電力系統?中國的“十四五”規劃明確了這一概念和目標:新型電力系統首先須以新能源為主體,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光伏總裝機將達12億千瓦以上,較2020年底躍升126%。

“儲能是新能源發電的緩沖池,沒有儲能,新能源和電網的匹配就會出現問題。”中國能建相關負責人稱,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儲能是重要支撐。

儲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場景非常豐富。在發電側,儲能可單獨或與風光電站共建,起到電力調峰、輔助動態運行、系統調頻、可再生能源并網等作用。在電網側,儲能可與氣電、火電一同參與電網側調峰調頻,以緩解電網阻塞、延緩輸配電設備擴容升級等問題。在用戶側,儲能可以結合光伏,幫助用戶實現錯峰用電以節約電費,其還可以作為備用電源。

儲能在電網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儲能建設已經寫入多省份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和“十四五”規劃。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0個省份發布新能源配置儲能政策,要求比例在5%-20%之間,時長1-2小時。這就意味著,儲能產業將在未來的發展中獲得政府層面的大力扶持。隨著儲能建設項目的不斷落地應用和政策的支撐,儲能在保障新能源發展過程中的“護航員”作用日益凸顯。

商業模式困境突出

盡管前景明朗,但當前不少儲能項目面臨著淪為“擺設”的尷尬現狀。某新能源項目開發商坦言,在新能源配儲政策要求面前非常被動,“硬扣在我們頭上,無形中增加了企業10%到20%的成本。”

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常務副理事長俞振華指出,相對水電、燃氣輪機等傳統機組,儲能在高頻短時調頻服務、提升傳統電力系統靈活性方面的優勢明顯,但其參與電力服務、降低系統成本的價值尚未完全得到市場認可。

“項目配套儲能后,很多業主卻不知道如何用,儲能建設要求、配儲并網細則等內容并不明確。”江蘇海基新能源董事長余峰認為,新能源配置儲能更多是應付電網并網要求,企業為了不斷壓縮成本,導致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長遠來看,并不利于儲能行業健康發展。

如何讓新能源配儲產生價值,讓行業從政策驅動演變為市場驅動是破解問題的關鍵。以發展最為迅速的電化學儲能來說,當前的商業模式主要分為幾類:用戶側以峰谷電價差套利;電源側與火電和新能源一起參與輔助服務,增加新能源電站增發電量;電網側通過租賃儲能電站賺取收益。

“大家最關心儲能的商業模式。”國家電網調度控制中心高級工程師裴哲義認為,電化學儲能布局靈活、響應速度快、能量效率高,是未來發展方向。他建議,深入研究儲能參與調峰、調頻、備用等輔助服務市場的市場主體定位、價格形成機制和交易模式,通過建立市場機制,創新開展儲能調峰輔助服務以及參與新能源消納市場化交易,進一步完善儲能運行商業模式。

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科技創新中心主任湯建方表示,獨立儲能電站或是行業未來發展的理想選擇,其成本邊界更為清晰,新能源開發商參與意愿更強。

西藏50MW光伏+儲能綜合能源示范項目。

安全和降本是前提

隨著新能源裝機占比不斷提升,儲能規模化也迎來大機遇。在業內人士看來,當前儲能行業亟需做好兩件事——確保安全和降低成本。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泓認為,規模化儲能要達成一些硬指標,要做到本質安全,在運輸、安裝甚至突發系統事故時不起火爆炸。通過持續技術攻關,度電成本低于0.2元,實現吉瓦時級儲能電站。重點突破長時間儲能技術,單次能量存儲和釋放可以大于4小時,發展8-10小時以上儲能技術,系統能量轉換效率高于90%。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西北區解決方案總監曠鍵表示,儲能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化學儲能系統的安全問題。因為電池在制造或使用過程中,包括絕緣、異常電流、異常過熱引發的短路、漏液等一系列問題,都給儲能系統帶來隱患。

安全是行業發展的前提。在過去一年里,全球范圍內發生過多起儲能火災事故。對此,裴哲義建議,要加快制定和完善電化學儲能電站消防安全有關標準,及時總結現有儲能電站并網運行經驗,針對出現的電池模塊缺陷、BMS缺陷、充放電時間、充放電功率達不到設計值、電池一致性等問題,提出改進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自建或購買調峰能力增加并網規模的通知》,要求綜合考慮經濟性、規模大小和技術成熟程度,由發電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自主決定和選擇,以市場化方式實現調峰和儲能能力配置,有利于儲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能源革命的進程中,儲能的地位已逐漸上升為與光伏風電并列的市場增量主體,加速儲能建設是大勢所趨。儲能產業鏈中創新技術的發展、自身成本降低、安全性能的提升以及應用場景的多元化,再結合未來電力市場改革政策機制的創新、風電和光伏產業的持續發展,儲能才能實現更好的發展,才能持續有力地支持“雙碳”目標的達成。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