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東省儲能發展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成為全國焦點,首批儲能電站示范項目(五個調峰+兩個調頻)經過半年的緊張建設,目前已經基本建成投產。五個各具特色的調峰共享儲能電站規模均為100MW/200MWh,是發電企業和電網企業均可平等參與的全國首批初步市場化儲能示范項目。項目的建成使得山東儲能裝機水平1年增長10倍,應用水平和裝機規模躍升全國前列。山東這個傳統經濟大省和電力大省終于在儲能領域回到了它應該的位置,并在政策和盈利模式設計上開始領先全國。
近期,中關村儲能聯盟專程對山東儲能推動工作展開調研,采訪了參與其中的山東儲能界人士,為您揭開山東儲能高速發展背后的秘密。
01、山東儲能發展情況
目前,山東省在運新型儲能電站28座、規模674.6兆瓦/1404.7兆瓦時。在應用場景方面,火電配建儲能調頻電站2座,新能源場站配建儲能電站19座,獨立儲能電站7座(萊蕪口鎮綜能獨立儲能電站1.6兆瓦/3.2兆瓦時、肥城鹽穴先進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電站10兆瓦/100兆瓦時和五個調峰示范項目);在技術路線方面,26座電站選用磷酸鐵鋰電池作為儲能元件,1座電站利用電網企業退運鉛酸電池作為儲能元件,1座電站利用廢棄鹽穴壓縮空氣儲能。
山東省在全國率先發布了省級儲能指導意見《關于開展儲能示范應用的實施意見》,在實施意見中發布了儲能參與輔助服務、租賃給新能源場站、獎勵優先發電量計劃的組合政策,確定了充放電量損耗部分按工商業及其他用電單一制電價結算的方式,初步建立了盈利模式,由此帶動了示范項目的建設。首批五加二示范項目如下表:

與此同時,項目建設在多個方面開創了“第一”:一是當年投運的項目單體規模和總規模均居國內第一;二是華能、華電、國家電投、三峽四家發電央企的首個共享儲能樣板項目均落戶山東;三是三峽慶云項目是國內首次大規模應用液冷電池技術,用地最少、領先全國。技術應用上有三個創新:一是華電滕州、國電投海陽項目部分應用長時液流電池新技術;二是三峽慶云項目創新應用綠色環保氣體滅火材料全氟己酮;三是華能黃臺項目同步建設儲能安全技術實證基地。這些探索性工作的開展,為加快山東省和全國新型儲能發展提供了有益嘗試和重要支撐。
02、山東儲能出臺背后的理論研究和強度測算
山東是孔孟之鄉,傳統文化關于謀略的研究告訴我們,表面事物的順利發展必然有其背后的深刻原因。山東儲能發展為什么能夠在全國異軍突起,通過對山東能源主管機構和智庫專家的走訪,我們找到了答案。
第一充分認識到山東儲能的必要性。山東電力裝機全國第一,光伏裝機全國第一,風電裝機全國第五。1.56億裝機容量中有5034萬風光裝機,新能源的不穩定性為山東電網帶來了巨大的調峰壓力,靈活調節電源僅有100萬抽水蓄能。從2019年開始山東電網開始日內啟停機調峰,次數逐年增加,山東能源主管部門和電力調度機構早在2018年就意識到這個問題,發展儲能的思想逐漸統一,為儲能推動打下良好思想基礎。
第二規劃先行確定戰略和思路。規劃是大綱,是戰略,山東省通過規劃的編制促進全省電力行業對儲能的思考。國網山東公司在2019年就啟動編制了山東電網儲能規劃研究報告,摸清省域儲能需求,確定項目布局原則,回答了山東到底需要多少儲能,需要什么樣的儲能,在哪里建設儲能等問題,為下一步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山東省能源局在十四五電力規劃中專門增加了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提升專題,對電網調峰需求和火電靈活性改造、需求側管理、儲能等對應措施進行專題計算。山東省科技廳開展山東能源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儲能是重要子課題之一,由凌文省長親自擔任課題組長,對儲能應用和儲能產業進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第三利用市場機制建設推動儲能發展。市場機制是解決儲能投資和建設的根本動力,也是長久之計。隨著電力改革進入深水區,電力市場的發展使得電力系統盈利模式越來越復雜,政府需要借助專業智庫的力量來進行政策研究,這也是國際通行做法。山東省能源局很早就認識到這個問題,在確定了輔助服務市場儲能盈利包括新能源租賃、參與輔助服務、給予優先發電量計劃的商業模式之后,要求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等專業咨詢機構計算了上百種儲能盈利模式,確定了政策強度。在山東省能源局的協調下,國家能源局駐山東監管辦公室對儲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為儲能參與輔助服務制定了單獨價格,并確定了優先調度的原則,有力保障了儲能項目的盈利。國網山東公司調度中心對全省電網運行數據進行了分析,確定了在火電機組調峰運行至50%以下時優先調用儲能的原則,在這個規則下山東儲能每年充電小時數大概率不小于1000小時。事實證明,只要儲能具有合理的商業模式,各大投資商就會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促進項目按計劃實施。各大投資商都有投資審查會機制,如果政策不明晰,項目不能盈利,在企業保值增值和審計的強大壓力下,企業投資決策非常困難,儲能推動就會舉步維艱。
第四解決儲能充放電價問題。目前國家對儲能沒有單獨的電價政策,如果按照2021年初的電價制度,儲能充電時只能套用用戶規則,按照一般工商業用戶與供電公司簽訂協議,繳納兩部制電價,即電量電費和容量電費,度電成本折算后接近0.7元/MWh;放電時套用發電廠規則,按照火電上網標桿電價結算,山東是0.3949元/kWh,如不進行創新,儲能企業將面臨巨虧。在山東省能源局的協調下,山東省發改委價格處和國網山東公司對儲能價格政策給予了全力的支持,在不違背國家價格政策的基礎上,確定了儲能充放電量損耗部分按工商業及其他用電單一制電價執行的原則,即充放相抵,放電部分電網公司和儲能電站互不收費,損耗部分按照單一制電價結算,不再收取容量電費。2021年12月,山東進入現貨市場,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停止運行,原儲能政策基礎發生根本性改變,但山東省能源局在2020年就進行了儲能現貨政策的理論研究,新的政策將很快推出,保證儲能示范項目持續正常運行。
第五同步推動投資企業的示范項目立項。政策的推動要有示范項目驗證,國企央企項目立項流程很長,經常當年做工作第二年才能立項建設,民營企業投資決策快,但市場風險承受能力比較差。所有企業投資決策遴選廠址都需要時間,因此山東省在初步確定儲能補償原則和項目布局原則的基礎上,鼓勵電力投資企業提前展開項目選點和集團內立項工作。儲能推動中政府政策制定和企業項目立項兩項工作同時起步,幾乎同時結束,相互促進。事實證明,這種工作思路下,政府在征集示范項目的時候,企業支持力度非常大,山東征集5個儲能調峰項目,報名的有25家,項目可研、接入、土地手續等前期文件非常完備,為項目按期投產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第六建設過程中推動儲能企業的發展。儲能項目推動過程中,山東省科技廳主導的山東能源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也在同步開展,儲能子課題通過對儲能產業鏈的研究和山東企業的調研,發現山東儲能行業的特點是基礎工業發達,工業門類齊全,但是高端產品制造和品牌影響力有限。山東在儲能原材料上有規模,設備制造上有劣勢,設備集成、工程建設方面沿襲了山東電力建設鐵軍的傳統,具有明顯優勢。在儲能建設過程中,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承擔了4個調峰項目總承包或設計,山東電工電氣承擔了3個調峰項目集成供貨,積累了遠超同行的業績,東方旭能(山東)、煙臺創為等企業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取訂單,獲得寶貴的發展機會。山東儲能檢測共享實驗室快速發展,開始在儲能檢測行業嶄露頭角。在示范項目規劃、遴選和建設中,山東省能源局與山東省科技廳緊密配合,通過示范拉動新技術應用、新產業發展,助力山東企業在千億市場規模的儲能產業鏈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第七強化支撐體系的建設。儲能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需要設計、調度、管理等各種支撐體系,只有同步建設上述支撐體系,才能保障儲能融入電力系統營銷調度管理平臺,發揮作用。以標準為例,在標準不足的情況下,全國儲能建設過程中確實出現過一股逆流。山東儲能發展的初期也出現過這種問題,部分新能源配建的儲能為了追求經濟效益,選擇的產品質量很差,不但調度使用困難,更在安全上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山東省能源局在組織開展儲能相關檢查工作的同時,更在思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儲能示范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山東省同步建設了儲能的支撐體系,新型儲能設計、驗收兩項地方標準已通過立項,新型儲能檢測、調度運行等標準已完成草案,為規范儲能建設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據。山東省儲能示范項目全部選擇頭部企業優質電池,就證明了支撐體系尤其是標準規范的編制有利于投資方行為的規范,并將經驗固化,幫助后續項目的建設。
在山東走訪的過程中,地方政府的專業性和咨詢機構的支持作用體現的淋漓盡致。山東省能源局科技處王磊處長管過信息化工作,管過電力運行,學過電力市場,對電力系統的運作模式非常了解,精通電力市場化運作規律;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智慧能源事業部設計總工裴善鵬,從2018年開始參與了山東儲能建設的全過程,承擔了多項十四五規劃和儲能高質量發展戰略研究的編制工作,憑借火電、新能源、儲能的豐富工程經驗為能源局提供了大量的智力支持。山東省首批儲能示范項目的推動過程中凝聚了全省能源行業領導和專家的心血,山東省能源局在牽頭推動儲能發展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開拓創新之路。
03、下一步發展方向
下一步,山東將在儲能發展上繼續前進,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出臺現貨市場條件下儲能政策。現貨市場啟動后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取消,目錄電價和上網標桿電價取消,原254號文《關于開展儲能示范應用的實施意見》設計的儲能盈利模式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示范項目建成后盈利遇到了困難。要在政策支持力度不變的情況下出臺新政策,支持山東儲能持續穩定發展。充放電價平進平出政策不變,維持租賃機制,儲能獲得乘系數的容量電費,利用發電側峰谷價差盈利。由于各省均未出臺現貨儲能政策,山東儲能政策將進入“無人區”。
其次要進行2022年山東儲能示范項目的篩選。國家推動現貨市場的實踐為儲能類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提升項目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更激發了山東推動儲能多元化發展的斗志。山東將啟動2022年示范項目庫申報工作,第二批儲能示范項目從項目庫中進行遴選,按照建設方實力強、有新技術應用、前期工作扎實等原則,要求示范項目不得低于50MW,原則上年底建成投運。項目遴選中重點支持可規模化應用的磷酸鐵鋰、液流電池、壓縮空氣技術,鼓勵火電儲熱深度調峰、用戶側儲能和火電調頻項目,積極探索鈉電池、鋁離子電池、重力儲能等新興技術,以項目帶動山東儲能產業發展。
04、給兄弟省份的建議
推動山東省儲能發展的領導專家也給出了對兄弟省份的建議:
第一是找準牽頭單位。因為儲能牽扯發改價格部門、能源局、能源監管機構、電網、電力投資企業等方方面面,必須由熟悉電力系統運作、具備一定地位的能源主管部門副處級及以上領導主管。國家能源局由科技司儲能處負責,山東省由能源局科技處負責,主管領導懂電力系統運行,在電力系統人脈廣泛,破除了電價、輔助服務、調度小時數等一系列障礙。
二、推動需求分析和規劃編制。必須搞清楚省域需要什么樣的儲能,需要多少儲能,在哪里建設儲能。山東省在2019年編制了山東電網儲能規劃研究,確定了調峰為主的應用方式和先短時再長時的儲能發展思路,十四五電力規劃計算了到十四五模末需要450萬/900萬新型儲能的規模,并確定了儲能電站選址原則,為企業布局項目提供了依據。
三、項目選址和儲備。規劃需要有投資方助推落地,可通過智庫機構提前發布消息,鼓勵投資企業選擇電網接入和土地條件具備的地方開展前期工作,儲備示范項目,等待政策出臺,確保按期建成。
四、借助專業智庫力量。專業智庫的作用隨著電力市場化發展越發重要。合格的智庫可以協助政府分析當地情況,測算政策強度,設計專業的表格對示范項目進行篩選,經過專業咨詢的政策可操作性強,強度適中。山東電力工程咨詢院就在在山東省儲能政策推動中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