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下稱硅業分會)公布春節后新一輪硅料報價。
本周,國內單晶復投料價格區間在23.5至24.7萬元/噸,成交均價上漲至24.27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66%;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23.3至24.5萬元/噸,成交均價上漲至24.02萬元/噸,周環比漲幅為0.71%。
因春節期間暫停報價,2月的首次報價穩中微漲。盡管去年年末硅料價格有所松動下跌,但是步入2022年后,硅料價格走勢持續微漲,且單晶復投料和單晶致密料交易均價較年初價格累計漲幅接近5%,每噸漲超1萬元。
硅業分會認為,硅料延續上漲走勢的首要原因是本周以散單成交為主。節前最后一周,絕大多數硅料企業已將2月份訂單簽訂完畢,只有極少部分余量在本周以散單或補單的形式成交,零單相比2月份長單價格略高。
微漲或延續
盡管散單成交影響本周硅料價格走高,但從遠端看,硅料價格還將維持微漲走勢。
隨著“雙碳”目標的進一步深入落實,國務院和多部委自去年以來多次發文力挺,地方政府接連出臺政策補貼光伏發展,光伏行業站上風口。
2021年我國風電和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規模達到1.01億千瓦,其中光伏發電新增5488萬千瓦。分布式光伏發展亮點突出,年新增裝機約2920萬千瓦,約占光伏新增裝機的55%。
受2022年光伏行業高景氣影響,今年第一季度裝機預期向好,淡季不淡,搶料大戰似乎又現“苗頭”。
硅業分會表示,2月訂單被提早迅速簽訂完畢,而2月底或將出現大量簽訂3月份訂單的情況。
其進一步指出,2月底硅料的簽單價格將取決于3月份硅料市場供需及市場情緒。隨著國內裝機陸續啟動,市場需求旺盛預期帶動下游采購情緒。因此,2月底到3月初硅料價格將在供需基本平衡的狀態下,受市場預期情緒影響,還將延續微漲走勢。
就年初情況來看,“新增產能平穩釋放將支撐國內多晶硅產量環比繼續小幅增加。”硅業分會指出。
對硅料環節而言,去年價格接連攀高使其成為產業鏈上的最大贏家。硅料環節在去年的業績增速普遍較高,利潤豐厚。通威股份、保利協鑫能源、大全能源以及新特能源去年累計凈利潤超過250億元。這一凈利潤數據,幾乎占2020年國內光伏上市企業凈利潤總和的七成。
以大全能源為例,其在2021年第三季度的銷售毛利率高達67.28%,彼時其2020年全年的毛利率為33.63%。而硅片環節的“雙寡頭”中環、隆基在2021年前三季度的銷售毛利率均在20%附近徘徊。因而對于下游的硅片企業而言,硅料在目前的價格下仍然有充分的價格彈性有待釋放。
供應增量不及需求
春節期間,得益于下游硅片企業相對高負荷的運轉和硅料運輸通暢,多晶硅企業未現庫存壓力。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硅料擴張的腳步不停,但硅片環節的擴張更顯激進。
與此同時,1月份,隆基、中環兩家龍頭企業的硅片受到硅料價格漲高分別進行了兩輪漲價。對此,硅業分會也在節前的周評中指出,“硅片價格上漲幅度已覆蓋其成本。”
其中,166尺寸硅片價格累計漲幅最高達8.16%,182尺寸硅片累計漲幅最高達12.28%,210尺寸硅片累計漲幅11.04%。
硅片價格的上漲趨勢疊加開工率維持在相對高位,對于硅料這位上游“老大哥”更是顯得有些搶手。
今年年初,多家機構給出了全國新增光伏裝機將超75GW,全球新增光伏裝機超220GW的全年預期,折算成硅料需求量預計超過80萬噸。而其中一個重要依據是,業內普遍認可2022年硅料供應量預計將達85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硅業分會此前統計,硅料環節2019年中擴產新建的產能將在2022年初或年中陸續釋放,全年產量預計在75萬噸左右。意味著,今年硅料將迎來一輪名義產能的擴張潮。
就年初的擴產情況而言,1月份,國內多晶硅產量約5.20萬噸,環比增加3200噸左右,增幅為6.6%。增量主要體現在大全能源和永祥股份兩家企業的擴產釋放量,共計約2700噸。2月份在市場供需齊增的情況下,硅料的供應增量約為0.2萬噸。
不過,硅片企業在第一季度國內外裝機增量的預期下,開工率維持相對較高的水平。硅業分會統計,1月份國內硅片產量環比增至4.5%,產量達23.4GW。
事實上,一線硅片企業開工率仍有繼續提升的計劃,硅片新增產能還將陸續釋放。根據國內硅料和硅片企業公布的擴產計劃,2022年硅片環節產能環比增幅預計在20%以上。
而上述0.2萬噸左右的供應增量或將不及需求增量,故2月份硅料市場供應還將維持相對緊缺的局面。“硅料供應增量小于需求增量,但整體供需基本匹配。”對目前的供需情況,硅業分會作出前述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