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工業科技的不斷發展,傳統能源的弊端日益顯現,新能源成為未來工業發展的主流。智能信息化的推動,操作系統步入工業領域并逐漸成為工廠運行的“重要齒輪”,新能源領域更是如此。但在早先錯誤市場觀念的引導下,不少國產企業面臨著“缺芯少魂”的問題。這使得國產商在新能源領域中長期依賴于國外操作系統。伴隨著新能源產業的興起,擁有自己的操作系統已然成為我們發展新能源產業的首要前提。
2022年2月5日消息,國家能源集團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于1月30日發布了基于開源鴻蒙工業操作系統的新能源集控系統和新能源儲能產品,代號“風鴻”。據了解,“風鴻”集控系統能夠實現風光儲一體化智能集中監控、運營指標分析、集中能量調控和大數據故障預警等數據功能。是由聯合動力攜手集團信息公司共同開發的,代碼編程來源于華為開源鴻蒙工業操作系統。
“風鴻”集控系統的出現成功打破了國外數據技術壁壘,在拉動集團公司新能源板塊“一區域一集控”建設項目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國產風電一體化運營的管控水平,提高國產新能源數控設備的運行效率。除了“風鴻”集控系統外,“聯合動力”推出的新能源產品也十分的亮眼。
據了解,新能源儲能產品是“聯合動力”和寧德時代攜手推出的。于1月28日在張家口康保風電場成功并網運行,是一款自主可控的新能源儲能核心技術和產品。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使用的綠色電力能源便是來自寧德時代和聯合動力合作推出的新能源儲能產品。
說了這么多,可能很多朋友對聯合動力并不是很了解,這里簡單介紹一下。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新能源涵蓋的領域很多,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等。作為國內風光儲一體化領域中的佼佼者,聯合動力主要負責新型電力系統下的風光儲一體技術研究及應用。借助自身在風光領域中的技術積累和經驗,聯合動力自主開發了儲能EMS能量管理系統和PCS變流升壓艙,同時還實現了綜合能源從0到1的突破,分別在宜興和康保并網投運了首個“光伏+儲能”項目和集中式“風電+儲能”項目。
這次借助華為早先貢獻給開放原子基金會的鴻蒙開源。聯合動力攜手信息公司開發了“風鴻”互聯網集控系統。毫無疑問,“風鴻”的誕生,將極大地帶動我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祝愿國產新能源企業能夠再接再厲,不斷攻克核心技術難題。譜寫出一段屬于中國的新能源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