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好幫手”助力春檢
3月15日,在變電站設備區,一個可愛的“小白”走走停停,東張西望環望著設備,這就是變電站巡檢機器人,它正對變電站設備進行紅外測溫、外觀監測、記錄數據等工作,代替和輔助人工對變電站內的變壓器等設備進行全面巡視檢查。
近幾年來,銀川供電公司變電運維中心引進機器人,對管轄的220千伏變電站采用了智能巡檢,大幅度增加了變電設備巡視次數,保證了巡檢質量,減輕了運維人員高溫等惡劣天氣和夜間巡視的壓力。機器人的工作主要對變電站設備進行跟蹤、巡視設備狀態,并對設備按周期進行紅外測溫、異常告警、數據分析等。相比人工巡檢,智能巡檢機器人具備精準目標定位、儀表讀數可靠、定點紅外精確測溫、且不受外界惡劣天氣影響等優點。
春檢期間,變電站的智能巡檢機器人開展常態化工作,每天堅持為變電站一次設備“體檢”,及時將設備運行狀態、各類實測數據上傳給專業人員,針對設備歷史運行狀態開展對比校核,核對后對發現的缺陷和隱患審核后及時處理,保障了變電設備的安全可靠供電。
運維人員在后臺對機器人直接發布巡檢指令,機器人就進入工作狀態,通過自動采集巡視測溫圖片、設備外觀、聲音等指標,檢測一次設備缺陷情況,經智能分析和診斷后,短短幾分鐘時間便將分析結果信息或報警信號傳至后臺,實現變電站的遠程故障判別,這樣一位“好幫手”,保障了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確保了春檢工作更加高效快捷的開展。

“天眼”為桿塔本體全面體檢
為應對即將到來的春檢工作,減少重要線路重復停電,保護電網安全穩定,銀川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于3月10日開始,組織“天眼”無人機團隊,提前對即將停電的設備進行全要素、全方位排查。為此該中心提前成立無人機團隊,專門聚焦無人機巡檢,通過實戰練兵、以賽促練等方式培養成熟飛手。通過成立無人機團隊,解決了輸電線路巡檢盲點多、效率低等問題,推動電網傳統的人力運檢模式向精益化、智能化運檢新模式轉變。
在開展本次線路本體大規模排查行動中,輸電運檢中心著眼提高輸電線路設備健康水平,降低線路及設備故障率,緊密結合歷史生產運行和3月份即將到來的春檢停電計劃,制定巡視排查計劃和方案,明確巡視人員、各班組和相關主管責任,做好人員、工具、設備保障措施,提前鋪開春檢戰役“作戰圖”。通過無人機對桿塔本體、絕緣子、金具、附屬設施、通道等逐一拍照留存,對發現的隱患缺陷進行歸類,依據輕重緩急統計上報,為后續的春檢停電工作做好準備。
截至3月15日,中心已經完成5條110千伏重要線路的全方位排查。下一步,將結合停電計劃繼續推進本體設備排查工作,運用在線檢測、無人機和人工巡視,多維度將輸電設備巡視工作進行深化,為全年電網可靠運行做好鋪墊。
“設備醫生”讓缺陷隱患無處遁形
3月14日,在豐登110千伏變電站、高橋220千伏變電站帶電檢測作業現場,銀川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作業人員通過超聲波局部放電測試等方式,對GIS等設備進行了全面的帶電檢測工作。帶電檢測作為檢測設備運行狀態的重要手段,可在不停電情況下準確發現設備內部存在的缺陷或隱患,實現檢測高效化、精確化,為電力設備的缺陷診斷提供直觀的依據。
針對豐登110千伏變電站、高橋220千伏變電站設備特點,工作前,由負責人按照帶電檢測計劃重點工作進行危險點分析,強調工作現場重點、危險因素及控制措施。整個作業過程中,嚴格規范作業人員的行為,嚴格檢查施工質量。試驗過程中嚴格執行標準化流程作業,對比歷史數據,確保試驗數據精細精確。同時結合高壓試驗專業判斷能力,對重過載、高溫過熱以及老舊設備縮短檢修周期,跟蹤加強監控檢測,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對帶電檢測數據異常的設備,發現一例處理一例,根據停電例試數據與帶電檢測數據情況,提出詳細的分析處理意見,為潛在故障設備檢修提供有力技術支撐,確保電網安全穩定。此外,防疫負責人認真落實疫情期間各項防疫工作的進行,工作人員配合進行測溫、消毒等防疫措施。(寧夏新聞網記者 祁瀛濤,圖片由國網銀川供電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