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是廣東森林防火的高危險期。今年廣東北部地區降水量同期減少2成,且正值春耕燒荒及臨近清明祭祀高發期,防山火形勢嚴峻。為了讓山火防治的“千里眼”看得更準,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基于可見光影像,創新性提出國內首個線路走廊自動劃分和隱患目標智能告警技術方案。

“這項技術方案可以自動識別線路桿塔,根據桿塔位置劃分線路走廊區域,準確標記區域內的山火隱患目標,并對比多期影像判斷煙霧及山火形態,實現前端山火智能識別,識別準確率達85.6%,最大限度消除防山火死角盲區。”廣東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設備與環境監控評價所主管周恩澤介紹,由于本土疫情反復,各地收緊屬地疫情防控要求,線路巡檢人員難以進行現場運維,對防山火運維保電工作開展帶來極大挑戰。“智能識別+人工篩選”的監控模式,分級發布告警信息,能夠有效防范山火引發的線路跳閘事件。
目前,軟件已在昆柳龍直流工程等線路開展山火風險評估,指導隱患精準清理,降低山火對線路影響,極大提升山火防控水平。
據了解,南方電網公司已安裝1.83萬套山火在線監測裝置,實現部分衛星監測盲區及關鍵重要線路山火隱患點全覆蓋。廣東電網公司深入挖掘運維一線需求,應用衛星遙感和圖像視頻技術,建立應急聯動協作機制,實時監測密集輸電通道、重要交叉跨越、涉港澳核線路等山火隱患區段,不斷優化火情監測反饋、固定熱源排除流程,筑牢電網安全“防火墻”。

小鏈接:政企協作 防火林帶現身密集輸電通道
在惠州市惠東縣的稔山鎮蛇山,500千伏輸電線路從這里穿山而過,形成了長達2.91公里的密集輸電通道,是粵東電源向珠三角送電關鍵通道,這里也成了國家能源局掛牌管控的南方電網“第一處”密集輸電通道。
據了解,當地的植被以速生林和雜草為主,在干燥時易發生山火,成為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首要威脅。去年底,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進行了現場評估,根據“線路寬度+通道保護距離”的條件共篩選出山火易發高危區域改種防火林。防火林帶建成后,可以有效阻斷森林火災發展和蔓延,極大程度地保護森林資源及周邊林農的生命財產安全,并為政府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及防火經費,實現政企農三方共贏,該項目預計在今年6月30日全面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