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在惠東九龍峰平江村的一處廠房樓頂,一排排光伏板整齊劃一、格外顯眼。經過工程人員的調試驗收,光伏板開始了正常運行,與南方電網實現并網發電。
今年1月,國家能源局、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印發《加快農村能源轉型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提出,將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和動力,支持具備資源條件的地區利用農戶閑置土地和農房屋頂建設分布式風電和光伏發電,著力降低農戶用能成本,促進減支增收,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平江村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駐平江村第一書記林遠羅介紹,平江共有3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400余人,村民們主要依靠傳統的水稻、花生、荔枝種植和外出務工謀生。
此前,村里引進了一家新型的環保日化用品企業,公司利用荔枝、艾草等農產品加工制作成為洗護用品,不僅有效解決了荔枝豐產年“果豐價賤”的難題,還為村民提供了家門口的就業崗位,并讓村民參與分紅,增加收入,成為平江鄉村振興的有效推手。
為進一步幫助企業發展壯大,帶動鄉村發展,2020年10月,平江村在九龍峰旅游區黨工委、管委會支持下,申請到了一筆專項資金,利用企業廠房樓頂的空地,開展鄉村振興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如今,經過幾個月的建設,1300平方米的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據悉,該項目設計裝機容量200.8千瓦,年發電量約23萬千瓦時。實現并網發電后,可連續25年每年實現村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電費收入,并有效降低村內企業生產用電成本。
林遠羅介紹,除了光伏發電,平江村還在推動艾草種植項目,該項目能帶動20位村民人均年收入3萬元,每年村集體經濟收入7萬元;同時,打造集鄉村旅游與農田耕種機耕道路,方便沿線80戶村民,280畝水田耕種及瓜果、糧食運輸,推動鄉村振興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