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遠海風電競爭當中,金風科技(12.640, 0.21, 1.69%)(002202.SZ)斥資百億投資率先出擊。
4月13日晚間,金風科技公布與溫州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消息。作為穩坐國內風電產業頭把交椅的老大哥,金風科技將在溫州當地投建海上風電產業基地及配套產業集群,項目總投資共計188億元。
近年來,全球風電產業蓬勃發展,中國的“雙碳”政策進一步打開了風電產業的發展空間。顯然,面對行業日益激烈的低價競爭局勢,金風科技希望用一個近兩百億的大項目,為自己在深遠海風電的競爭中占得先機。
同為清潔能源雙子星的光伏產業,已經掀起了大手筆投資擴產的大潮。面對金風科技的百億大項目,風電行業的其他競爭者能坐得住嗎?
目前國際上對深遠海風電判斷尚未形成權威定義,一般認為水深大于50米成為深海風電,場區中心離岸距離大于70千米為遠海風電。
188億元投建溫州海上風電基地
在4月13日舉行的金風科技董事會上,該公司同意與溫州市政府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與后者簽訂了兩項投資協議。根據金風科技方面介紹,該公司將在溫州市甌江口建設深遠海海上風電零碳總部基地等項目,在溫州市洞頭區打造深遠海海工裝備制造及服務產業集群。
上述項目以及引進其他企業投資,共計約188億元。
金風科技在公告中表示,項目合作是為了更好挖掘溫州市域豐富的風光資源和產業基礎優勢,公司將發揮技術優勢和風電產業鏈的帶動作用。
金風科技在溫州擬投建的深遠海海上風電產業基地,將分為二期建設,一期投資不低于52億元,主要建設深遠海漂浮式研發總部、風機制造出口基地,并引入系列配套企業等;二期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110億元,其中金風科技投資50億元,引入第三方投資30億元,配套企業投資10億元,建設海上風電運維母港,引進儲能電池、運維裝備等配套企業。
金風科技表示,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是未來深遠海海上風電開發的主要技術。通過上述項目,公司希望實現深遠海漂浮式風機關鍵技術的國際領先,加快實現海上風電數字化、集約化和規模化運營,拓展深遠海市場。
對于溫州市來說,則希望透過與金風科技在風光儲、智能微電網等方面的合作,實現產業綠色轉型,打造零碳示范區。
風電產業邁向深遠海
在全球能源綠色轉型的過程中,風電產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而隨著陸地風電資源開發逐漸接近飽和,風電產業增長的重心從陸地轉移到海上,資源更為廣闊的深遠海風電,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發布的《全球風能報告2022》指出,2021年,全球海上風電市場實現了21.1吉瓦的新增并網,是2020年的三倍多,創造了最好的成績。其中,中國市場海上風電增量占全球的80%,中國也一舉超越英國,成為全球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最多的國家。
2021年,是中國海上風電搶裝的一年。根據國家能源局的數據,2021年國內新增風電裝機量47.57吉瓦,其中海上風電16.9吉瓦。
從資源稟賦來看,中國擁有超過1.8萬公里的海岸線,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可利用海域面積300多萬平方公里,具有天然的產業優勢。近幾年,國內外多家能源企業和風電企業都開始深遠海風電的探索。
從政策端來看,去年下半年以來,全國多個沿海省區相繼出臺大規模海上風電發展規劃,項目落地多點開花。從供需角度來看,沿海省區多屬于主要經濟體,有著較高的用電負荷和更大的減排壓力,海上風電的發展有利于節省土地資源,方便電力運輸和可再生能源的消納。
國家層面,雙碳目標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九大清潔能源基地、四大海上風電基地等,都為風電產業尤其是海上風電產業打開了想象空間。
廣發證券(18.010, 0.76, 4.41%)研報指出,根據各省區已經披露的規劃計算,“十四五”期間國內海上風電新增規劃并網36吉瓦,規劃開工75吉瓦,期末并網預期在36-75吉瓦。考慮到裝機量可能高于政府規劃裝機量,因而政府規劃已經奠定了海上風電行業較好的發展前景。
GWEC預計,未來十年,全球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將超過235吉瓦,2030年海風裝機累計達到270吉瓦。
風電整機老大再出發
金風科技是國內最早進入風電裝備制造行業的企業之一,多年穩坐行業頭把交椅。但穩固的老大位置,也面臨著后來者的沖擊:搶裝潮下,頭部企業市場份額被稀釋,行業排名也在發生變化。
BNEF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根據2021年新增吊裝容量,中國風電整機廠商前三名分別金風科技、遠景能源和運達股份(16.830, -0.47, -2.72%)(300772.SH),此前的第三明陽智能(23.420, -0.38, -1.60%)(601615.SH),已經降至第四位。
從中國市場份額來看,前三大風電整機廠商共計48%,較2020年下降一個百分點;2020年,在陸上風電搶裝潮過后,前三大風電整機商市場份額較2019年下降了13個百分點。分企業來看,金風科技和遠景能源的中國市場份額,分別從2020年的21%和17%,下降至20%和14%。
據界面新聞報道,在2021年的陸上風機平價時代,多家二三線整機廠商發動了猛烈的價格戰攻勢,金風科技一度放棄低價策略;而遠景能源多地布局建廠,明陽智能押寶大兆瓦風機戰略、進軍海上風電市場,都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行業競爭壓力,持續加大。
盡管海上風電市場前景遠大,但想要吃到這塊蛋糕,擺在企業面前的還有技術層面的難關。業內人士普遍預計,在“平價時代”,要想要實現大面積的海上風電平價,也還需要數年的時間。
中國工程院風電研究項目指出,中國海上風電產業在規模、裝備制造和成本管控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在關鍵零部件的設計制造方面,還較國外頂尖水平存在差距。業內專家此前建議,要大力推進風電產業關鍵原材料國產化、核心裝備設計制造自主化等。
如金風科技在公告中所介紹的那樣,公司希望通過總價值188億元的項目投資,打造集研發、制造、工程、運維全產業鏈和集群化的世界級深遠海、大兆瓦、漂浮式海上風電基地,實現風電漂浮式技術引領,拓展深遠海市場。
面向未來的產業突圍,已經掀開了大幕。在光伏板塊,龍頭企業頻繁投資布局,數千億的資金已經投入多晶硅擴產賽道。在風電板塊,面對金風科技的近兩百億的大項目規劃,其他整機廠商會跟進嗎?
(作者:彭強 編輯:張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