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了一片“藍色海洋”——廣西百色市田林縣定安鎮渭密村60MW平價農業光伏發電站,放眼望去,只見周圍一座座山頭上,一塊塊整齊的光伏板排列開去,占滿山頭,顯得格外壯觀。
渭密村屬于廣西太陽能資源二級豐富區,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山地資源和坡度條件也適宜建設地面集中式光伏電站。2021年田林縣委縣人民政府決定在該村立項光伏電站項目,總投資約2.72億元,占地約1203畝。
“光伏電站年平均發電量約為8100萬千瓦時,產值為3200萬,能給當地帶來約300萬元的稅收。”該項目經理賈晨光告訴記者,這片的“藍色海洋”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煤25000余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1260噸。
據悉,該項目采取農光互補的發展模式,有效改善當地的能源結構,提高土地的綜合效益,促進經濟發展及社會進步,同時為該縣提供大量就業崗位。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環保產業,新建一批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項目,提升循環經濟發展水平,推動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今年年初,在田林縣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上,定安二期農業光伏、年產20萬噸鋁材深加工、潞城風電場等20個項目開工,掀起新一輪綠色項目建設熱潮。
按照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三區一軸”的綠色發展定位,田林構建清潔能源、生態鋁、農林產品加工三大產業集群,打造新能源、電解鋁及其精深加工、木材精深加工、食品加工、礦冶等10個10億元以上主導產業。去年,全縣完成工業投資17.96億元,同比增長26.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73.87億元,同比增長24.4%。(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