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電 (孫秋霞)在中國大陸最南端的湛江,一座座潔白的大風車在徐聞、廉江、雷州等地拔地而起,成為一道靚麗的白色風景線。湛江三面環海,是天然的風力發電場,吸引了風電企業相繼落戶。
“我們是最早入駐湛江的電力企業之一,見證了湛江風電產業的一步步發展壯大。”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黃岳南近日接受采訪時說。
2006年,廣東粵電湛江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粵西地區第一個投產運營的新能源公司。三年后,總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洋前風電場整體并網發電,成為粵西地區首個投產的陸上風電項目,正式開啟了湛江陸上風電的新篇章。
在過去的16年里,中國華電集團、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廣東粵能集團等電力企業相繼進駐湛江。數據顯示,2021年,湛江市風電裝機容量共計261.48萬千瓦,陸上風電裝機容量占到全省陸上風電總裝機容量的27.48%,并網規模位列廣東省各地級市第一。
與陸上風電相比,海上風電具有穩定性高、風速大等特點。隨著陸上風能資源利用逐漸趨于飽和,海上風電成為眾多風電企業爭相搶奪的“新戰場”。
在湛江徐聞外羅海域,一座座高約百米的風力發電機組巍然聳立在廣袤的海面上。四年前,湛江首臺海上風車落戶于此,開啟了湛江海上風電的新版圖。
2021年11月26日,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徐聞海上風電項目94臺風機全部并網發電,成為亞洲在運單體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該項目全容量投產后,預計每年可提供17億千瓦時清潔電量。
湛江是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全球綠色浪潮與“雙碳”目標的雙重驅動下,中國加大綠色投資,風電產業迎來快速發展。中國國家能源局4月2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全國風電累計裝機3.37億千瓦,其中陸上風電累計裝機3.1億千瓦、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665萬千瓦。
今年年初,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明確提出加快發展風電,全面推進風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鼓勵建設海上風電基地,推進海上風電向深水遠岸區域布局。
近期,中國多地陸續發布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建設消息。例如,廣東省能源局啟動粵東、粵西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前期工作;福建省漳州市提出5000萬千瓦海上風電大基地開發方案;山東省將打造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和千億級山東半島海洋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方電網科學研究院院長饒宏指出,海上風電是最優質的新能源資源之一,對電力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而且海上風電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負荷中心,將會成為緩解東部地區電力供需壓力的重要途徑。
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透露,過去幾年,在風光能源領域,中國平均每年的投資約在五六千億元人民幣以上,在穩增長的宏觀經濟政策背景下,風光能源領域的投資有保持和擴大的潛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