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在海寧尖山,占地面積20畝的尖山大型集中式儲能項目開工奠基,《海寧“十四五”新型儲能布局》《海寧儲能產業規劃》同步發布。通過規劃引領、項目先行,海寧大步邁上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新賽道。

儲能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能為電網提供調峰調壓、平抑新能源波動等功能,提升電網承載力和事故應急響應能力。尖山大型集中式儲能項目總裝機容量55兆瓦/110兆瓦時,分為兩個建設階段,首期建設容量為10兆瓦/20兆瓦時。
儲能項目將利用尖山地區豐富的新能源,一方面提升電能質量、增加區域電網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提升綠電的使用率,幫助企業降低用能成本。據國網浙江海寧市供電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介紹,項目建成后,對于尖山的企業來說相當于園區內有了一個超級“綠色充電寶”。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投運后,預計年充放電3740萬度,可提升新能源光伏消納水平30%以上,讓經濟綠色低碳的成色更足。
作為全省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基地,當前的海寧,已經形成一條以光伏、新型儲能為主的清潔能源全產業鏈。截至2021年,海寧共有包括晶科能源、正泰集團、芯能科技等龍頭企業在內的16家新能源規上企業,實現工業產值330億元。目前,多家企業已開始布局儲能領域。今年5月初,海寧首家分布式儲能聚合商誕生,推動本地儲能資源形成規模效應。
海寧市發改局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海寧將推動儲能與各類電源協同優化運行,重點構建 “一核、兩帶、三區”的發展格局,打造黃灣鎮“源網荷儲一體化應用核心區”,百里錢塘、杭海城際沿線“光伏+儲能應用拓展帶”,經濟開發區、杭海新區、馬橋經編園區三個重點“新型儲能綜合應用示范區”。

“在儲能產業發展上,計劃到2025年,海寧實現儲能產業總產值超200億元,形成以儲能系統集成為核心,以儲能電池為重點,兼顧發展逆變器、管理系統和關鍵原材料,打造國內領先的儲能產業園;到2030年,儲能產業總產值達到500-1000億元,打造成長三角區域重要的儲能產業技術創新高地和儲能制造基地。”市經信局負責人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