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基建狂魔的一時興起,我國的廣西廣投集團牽頭建設的海上風電項目,計劃2023年開工建設。估算總投資為350億元。力爭當年首批機組并網發電
據悉:由廣投成功競得防城港海上風電示范項目規劃容量180萬千瓦開發權,并參股欽州海上風電示范項目規劃容量90萬千瓦開發權。廣投至此成為廣西首家獲得海上風電項目開發權的本土企業。
今年,福建、廣東、浙江、廣西等沿海省份的風電發展規劃相繼出爐,據悉:各沿海省份海上風電開發目標已超過5000萬千瓦,這意味著我國海上風電正步入快車道
最近,這兩天風電板塊的爆發力確實很強,還有上游資源價格回落,成本降低,這對于中游企業來說利潤得到提升,不僅是風電,家電,汽車零部件等中游廠家利潤都能得到提升,預計二季度將會是個利潤拐點。
至于風電板塊,短期強勢上漲,不過對于真正收益的公司來說不少還在底部,特別是出口海外市場的企業,值得重視。
當前,全世界能源缺乏的一種狀態,因為,俄烏沖突打得全世界缺石油天然氣,歐洲被逼得開始燒柴了,所以能源也是看一個地區發展潛力的重要目標。目前,我國是個能源缺乏的國家,現在就看哪個省份能源潛力大,就往哪個方向發展重要助力支撐點。
那接下來:我們看一組云南的數據。據悉:云南綠色能源可開發總量2億千瓦,約占全國的20%,水能資源可開發量9795萬千瓦,居全國第2位。
風能資源總儲量1.23億千瓦,可利用區域占全省面積的11.5%,目前僅開發16%,未開發資源量占比84%,同時,云南年均日照時間達2200小時,接收的太陽能能量相當于每年獲得731億噸標準煤。
而云南省受益于其低緯度(參數丨圖片)、高海拔優勢,風、光資源優勢顯著,其風光利用小時數位于全國前列,而在2019年至2021年,風電高于全國平均600-650小時,太陽能高于全國平均50-60小時。
現在,廣西方面,水電裝機為1767萬千瓦,但是,廣西的水電潛力已經發掘了90%,所以基本上數據上大差不差。據官方數據,預計至2025年,廣西將新增陸上風電1500萬千瓦、海上風電300萬千瓦、光伏1000萬千瓦、生物質60萬千瓦,累計新增新能源2860萬千瓦。這些數據和云南相比較來說,劣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所以總的來講,區位優勢,云南更強一些,如果廣西能承接好廣東的產能轉移,利用好境內出海港口資源,未來也是不容小覷的。
那,明知發力風電有害,為何我國依舊大力建造?
隨著我國全社會的人均用電量不斷增加,對發電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據統計,我國在2020年的用電量和發電量都超過了7萬億度電,是世界第一發電用電大國,未來的人均用電量還會持續增加。
為了減少碳排放對空氣的污染,風能發電、太陽能發電和潮汐能發電在我國已經具備更廣闊的前景。
既然,風力發電存在這些危害,我國為何還依然加速布局風力風電?
現在,我國風電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成熟的服務技術。除了開發陸上風電,我國也在積極發展海上風電,當海上發電技術得到完善后,風力發電將會為我國提供更多的電量。
其實,任何的發電方式都會存在弊端,風力發電顯然比起火力發電所產生的危害要小,更加適合大力開發。
雖然,發展風力發電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和技術壁壘,但只要我們不斷吸取經驗教訓,風力發電將會成為我國發電行業的健康發電方式。
現在,廣西擁有風力發電廠名錄89家,分別有恭城,蓮花,中航,新能等等。
可是,很多網友的意見不一了
廣西這么窮,真有這么多資金投資該項目嗎?現在到處都是化工企業的投入。還有啊,不如把這些有閑錢的投入修建二級公里差不多。這樣可以帶動農業經濟的發展
目前,比亞迪在伶俐鎮建設45GWh規模的動力電池項目,用于動力電池電芯、模組以及相關配套、電池梯次利用和儲能項目等核心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制造,擬建設混料、涂布、裝配、注液、檢測、pack車間,預計建成約75萬平方米廠房。 預計2023年投產,投產后3年內達產,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超過260億元,新增約1萬個就業崗位。
除了,比亞迪電池的投入,還有橫州市六景鎮的太陽紙業等,還有近期建設的平陸運河也是火熱進行中。
寫到最后
我們待該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實現上網電量超50億千瓦時,滿足500萬戶城市居民家庭基本用電,節省標煤超15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0萬噸以上,對優化能源結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