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Rystad Energy公司的研究,未來數年,在歐洲運營燃氣電站的成本將比建設新太陽能光伏項目的成本高出10倍。
該研究公司表示,高昂的天然氣價格、市場挑戰和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都表明,從中長期來看,歐洲電力的主要來源將不再是天然氣。
其研究建立在對天然氣與太陽能光伏和風能的平準化度電成本(LCOE)的比較之上。研究表明,即使天然氣價格從最近的異常高點回落,天然氣也將難以在歐洲電力格局中保持競爭力。
天然氣價格已從2021年46歐元/MWh(45.8美元/MWh)的均價上漲至2022年的134歐元/MWh(134美元/MWh),激增189%。盡管如此,今年前七個月的天然氣發電量仍增長了4%,部分原因是2022年的核電和水電發電量下降了100TWh。預計今冬的情況不會改善,需要天然氣才能維持至2023年的電力供應。
然而,明年將會看到核電站的回歸。EDF希望在停堆維修后,重新投入30GW容量,此外還有逾50GW正在籌備的太陽能光伏和風電項目。天然氣價格預計會趨于穩定,至2030年,現有電站的LCOE約為150歐元/MWh,新太陽能光伏項目的LCOE約為這一數字的三分之一,鞏固了太陽能作為全球大部分地區最廉價的發電方式的地位。
Rystad Energy電力主管Carlos Diaz Torres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天然氣將繼續在歐洲能源結構中發揮重要作用,但除非發生根本性變化,否則,單純的經濟性能以及氣候問題都會讓天平傾向可再生能源。”
鑒于近期的價格上漲,市場力圖適應俄羅斯天然氣的損失,歐洲國家一直在加速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事實上,根據預測,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后,歐洲的太陽能光伏開發將出現"顯著"增長。
Rystad預測,如果用于維持燃氣發電的資金得以重新利用,那么可開發逾100GW可再生能源容量,如果可利用原本用于燃氣發電的資金,那么至2028年的容量可達到333GW。這么高的容量足以產生663TWh電力。這些預測基于重新利用原計劃用于天然氣的資金,并建立在Rystad Energy預測的基礎上,即至2050年的太陽能和風能裝機超過2TW,大型項目電池達到520GW。
Rystad表示,仍然需要天然氣來支持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特性,在足夠的基礎設施到位之前,天然氣對歐洲的電力結構仍然至關重要。然而,面對天然氣的不確定性和昂貴的未來,歐洲電力公司快速發展可再生能源非常重要。雖然歐盟委員會已經批準了太陽能制造措施并制定了能源安全政策,但經濟和市場力量可以更快的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