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電網側新型儲能電價機制研究

發布日期:2022-11-14

核心提示:新型儲能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要素,然而目前電網側儲能投資回報機制尚未建立,導致其成本分攤及傳導面臨較大困難,影響
 新型儲能是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要素,然而目前電網側儲能投資回報機制尚未建立,導致其成本分攤及傳導面臨較大困難,影響了行業的快速發展。本文從定價理論、疏導機制、價格標準等角度論證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實行兩部制電價具備可行性,并測算容量電費標準及影響因素,為政府制定相關電價政策,促進電網側新型儲能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一、電網側新型儲能電價機制

(一)定價機制

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發改能源〔2022〕209號)提出“以支撐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為原則,合理確定電網側儲能的發展規模,建立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容量電價機制,逐步推動儲能電站參與電力市場。”《實施方案》并未明確具體適用的價格機制,建議可考慮單一容量制和兩部制電價兩種模式。

單一容量制電價:價格機制簡單,便于執行,但是電費收入僅和容量相關,無法體現電池充放電次數變化帶來的成本收入變動。

兩部制電價:容量電價反映儲能保障電力系統容量充裕度的“系統效用”,回收除充放電損耗外的其他成本,并獲得合理收益;電量電價體現儲能電站的“電量效用”,主要補償儲能電站的充放電損耗,實現對儲能運行轉換效率的獎懲,更有利于提高儲能調用積極性。

從功能定位上看,電網側新型儲能電站與傳統抽水蓄能電站類似,兩部制電價較單一容量制電價更能合理地反映儲能的多元價值,有利于激勵儲能項目發揮保障和調節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作用。因此,電網側新型儲能電站采用兩部制電價模式更為合理。

(二)疏導機制

參照抽水蓄能電站,電網側新型儲能電站容量電價可能的疏導方式有:1.納入輔助服務費用,由所有工商業用戶分攤;2.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購買調峰能力;3.參與容量市場回收。電量電價可能的疏導方式有:1.納入輔助服務費用,由所有工商業用戶分攤;2.向發電企業競爭性招標采購充電電量疏導;3.參與電力現貨市場賺取充放電價差;4.參與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市場回收。

考慮到不同省份電力現貨市場建設進度不一、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有待完善,建議現階段按照“先市場、后計劃”的原則,對于市場化的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應優先鼓勵其參與市場競爭實現其系統調節價值,通過市場化新能源項目購買調峰能力、低谷電量競爭性招標、參與容量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方式實現成本疏導;對于非市場化的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需符合經濟性替代原則,在履行必要的審核程序、經政府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投資建設,將其納入輸配電有效資產,通過輸配電價回收。

二、電網側新型儲能電價測算分析

(一)測算思路

選取典型電網側儲能電站,參考抽蓄電站容量電價核定方法,利用經營期電價方法測算單位容量電價標準,根據電網側儲能規模計算年度需疏導容量電費。

(二)容量電價測算與對比

以近期建設投運的福建、安徽、遼寧儲能電站為例,測算其單位容量電費。其中福建與安徽儲能電站采用磷酸鐵鋰電池技術,大連儲能電站采用液流電站技術。

第一,受設計方案、電池技術路線、配置時長等因素影響,儲能電站容量電價存在較大差異,但總體大于抽水蓄能電站容量電價。參考抽蓄容量電價核定辦法,設定資本金內部收益率為6.5%時,福建和安徽儲能電站的單位容量電價分別為1101元/千瓦、763元/千瓦,高于抽水蓄能電站電價(約520~650元/千瓦之間)。安徽儲能電站配置時長較短,單位容量電價小于福建儲能電站;遼寧液流儲能電站由于采用的技術路線成本高,其單位容量電價遠高于鋰電池電站。

 

三、結論與建議

在電價標準制定方面,儲能電站不同于成熟的抽蓄電站,受設計方案、電池技術路線、配置時長等影響,造價差異較大,且隨著電化學儲能技術快速進步,未來成本下降空間較大。建議借鑒光伏領跑者基地等做法,采用競爭性招標方式,設定容量電價上限,由電站投資主體報價競爭獲取電網側新型儲能建設規模指標,從而激勵技術進步、推動成本下降、促進儲能產業發展。

在儲能電價疏導方面,當前電網側儲能投資回收機制尚未建立,電網側獨立儲能被電網直接調用,主要靠調峰調頻獲得輔助服務費用,收益來源較為單一,對政策支持的需求較為迫切。建議對于市場化的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應優先鼓勵其通過市場競爭的方式實現其系統調節價值;對于非市場化的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需符合經濟性替代原則,經審核批準后將其納入輸配電有效資產,通過輸配電價回收。

在參與電力市場方面,現階段各地電能量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運行尚不完善,儲能電站參與市場的收益相對有限,儲能電站商業模式尚不成熟。建議以市場化方式引導儲能參與電網調節。加快完善電力市場交易品種,健全需求響應機制,支持用戶側儲能參與電網需求響應、電量平衡和負荷特性改善,允許共享儲能與工商業用戶組成虛擬電廠參與需求響應;推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支持儲能參與現貨市場;加快探索調頻市場和容量市場建設,推動儲能通過調峰調頻、需求響應、電力現貨等多種方式擴大收入來源,促進儲能商業化運營,以市場化價格機制引導儲能有序參與電網調節。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