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浙江省海寧市發改委發布關于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68號提案的答復。
海寧市推動儲能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包括推廣“清潔能源+儲能”發電方式,原則上要求按照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的10%配置儲能。支持有條件的鎮街平臺統籌建設集中式或分布式儲能電站。明確推動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儲能應用,力爭到2027年,全市建成新型儲能35萬千瓦以上。
以儲能應用為牽引,加強新型儲能核心技術項目引進和產業化。爭取到2026年實現海寧儲能產業總規模突破千億大關。
答復指出,下一步將加快推進海寧市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融合全市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儲能側等多種資源,建成“科創賦能+產業轉化”一條鏈,“資源統籌+能源服務”一盤棋,“輸電+配電”一張網,“節能+減碳”一本賬,實現清潔低碳、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新型電力生產消費平衡體系。
詳情如下:
海寧市發展和改革局關于對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第68號提案的答復
您在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的《關于規范有序推進儲能項目建設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由我局承辦,市供電公司協同辦理,現答復如下: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我市的清潔能源發電應用取得較快發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光伏裝機總容量892.5兆瓦,風能總容量50兆瓦,生物質能總容量35兆瓦;2022年,全市清潔能源發電量10.54億度,占全社會用電量比例8.39%。隨著以分布式光伏為主的新能源接入比例不斷提高,其具有的隨機性、波動性和間歇性的特點,對電網設備的高效穩定運行帶來影響。儲能作為新能源發展的關鍵支撐技術,在電力系統運行中合理應用儲能技術,可以有效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電網支撐能力和新能源消納能力,助力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一、我市儲能產業發展現狀
為加快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建設,2021年,我市尖山新區掛牌成立全國首個“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區”,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推動源網荷儲協調發展 促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2022年,晶科儲能項目、恒發公司尖山電網側儲能項目入選省新型儲能示范項目、尖山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入選省新型電力系統示范項目計劃。截至目前,我市在電網側已建成恒發一期10兆瓦/20兆瓦時項目,在用戶側已建成芯能光伏、晶科能源、華昌新材料等12個項目,并網總規模達23.28兆瓦,排名嘉興第一。
二、我市推動儲能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
(一)強規劃引領。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任組長的海寧市統籌推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和保供穩價工作三年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新能源和儲能協調發展。發布《海寧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海政辦發〔2022〕76號)和《海寧市“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行動指南》(海發改〔2022〕379號),根據我市產業結構和能源發展實際需求,科學引導新型儲能發展,探索建設集中共享式園區儲能,引導新型儲能應用與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相適應。今年我市體系化推進“十項重大工程”,專門印發了《海寧市綠色低碳發展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推動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儲能應用,以試點示范帶動新型儲能高質量、規模化、集成式發展,鼓勵重點企業、工業園區、綜合能源服務商等根據用戶負荷特性自主建設儲能設施,力爭到2027年,全市建成新型儲能35萬千瓦以上。
(二)強產業帶動。以儲能應用為牽引,加強新型儲能核心技術項目引進和產業化。2022年,在尖山新區發布“十四五”新型儲能布局發展展望以及儲能產業規劃與招商路線圖,目前已成功引進晶科12GWh儲能系統+12GWh儲能電池項目、德業6GW微型逆變器項目、海得2GWh儲能箱、聯豐磁業光伏儲能用高性能鐵粉心、禾邁、十條光電等一批儲能產業鏈上下游生產項目。利用浙大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建設優勢,積極加大儲能、新能源、彈性電網等方面的校地科研合作,鼓勵關聯龍頭企業研發+應用“揭榜掛帥”。2023年發布《海寧市儲能產業規劃(2022-2026年)》(海政發〔2023〕12號),計劃用4年左右時間,按照“龍頭企業帶動、配套企業跟進、創新人才集聚、新興產業發展”的實施路徑,重點依托光伏組件、系統集成、儲能變流器、能量管理系統、海上風能組件研發及其他儲能相關產業鏈,爭取到2026年實現海寧儲能產業總規模突破千億大關。
(三)強政策支持。2021年,出臺《海寧市發展和改革局關于推動源網荷儲協調發展 促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的指導意見》,推廣“清潔能源+儲能”發電方式,原則上要求按照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的10%配置儲能,優化光伏儲能配置規模,進一步提升新能源利用效率。在省出臺相關文件后,我市及時發布《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實施意見》,鼓勵儲能項目統一接入海寧市源網荷儲一體化控制平臺,對于接受統一調度的調峰項目(年利用小時數不低于600小時)給予容量補償。2022年,結合儲能項目推進情況,出臺《關于鎮(街道)平臺成立能源服務公司的指導意見》,支持有條件的鎮街平臺統籌建設集中式或分布式儲能電站,明確損耗電量不計入用能企業年度畝產效益評價指標,并可根據國家相關稅收政策,享受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減免優惠。
三、下一階段工作計劃
為進一步發揮我市電力系統先發優勢,今年我市印發了《海寧市打造國家級新型電力系統先行縣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規劃構建以確保能源電力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新能源為供給主體,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樞紐平臺,以源網荷儲一體化與多能互補為支撐的新型電力系統。
下一步,我局將積極吸收提案中的意見建議,加快推進全市源網荷儲一體化建設,融合全市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儲能側等多種資源,建成“科創賦能+產業轉化”一條鏈,“資源統籌+能源服務”一盤棋,“輸電+配電”一張網,“節能+減碳”一本賬,實現清潔低碳、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新型電力生產消費平衡體系。
海寧市發展和改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