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讓人類徹底告別了漫長的黑夜。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電在人類的生活中不可或缺。
據悉,截至2016年年末,呼和浩特地區電網已投運500千伏變電站3座,220千伏變電站23座,110千伏變電站73座,35千伏變電站37座,基本滿足了呼和浩特現有負荷用電需求。
城區故障停電時間不超5分鐘
“一用電就會擔心停電,家里功率大的電器都不敢用,這個變電站建好后,用電就不用擔心了。”家住玉泉區五里營的張梅說。
呼和浩特供電局計劃發展處處長張嬿說,由于五里營周邊一直使用的是老舊線路,嚴重缺電,經常會出現停電現象,所以將在五里營新建一個110千伏的變電站。變電站建成投入使用后,能帶動周邊3公里之內的用電負荷,可以大大緩解經常停電的問題。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首府市區存在容載比較低的問題,絕大部分變電站達到極限接帶負荷能力。今年,首府將投資26億元,計劃開工建設電網項目24項,重點解決居民小區等的用電需求及呼和浩特城區電源點不足的問題。
據了解,在今年新建、擴建的21項110千伏及以上等級輸變電工程中,玉泉區(原東五里營)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運后,不僅能為呼和浩特市東南地區新建的110千伏變電站及地鐵嘉茂購物中心變電所提供電源,也可改善呼和浩特市東南地區網架結構;張呼客運專線和呼準鄂電氣化鐵路2項配套220千伏供電工程(呼和浩特段)投產送電后,將滿足鐵路牽引站的用電需求,為自治區首條高鐵通車做出重大貢獻。
“在配電網建設方面,我們將加快建設黨政新區配電網提升改造、中山路商業圈配電自動化及配電網提升改造項目,使黨政新區及中山路商業圈用戶平均故障停電時間小于5分鐘,綜合電壓合格率99.99%。”呼和浩特供電局副局長貝英全說。
此外,還將新建野馬圖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同時計劃投入資金1700余萬元對新城賓館、內蒙古飯店等12處重要保電場所進行配電室改造,在雙電源供電基礎上升級為多聯絡、多電源,著力優化電網結構,全力確保全市重要負荷、重要會議安全可靠供電。
建電動充電樁打造環保城市
為將呼和浩特市打造成為綠色環保城市,供電部門一直在努力著。
呼和浩特市供電局營銷配電處處長趙真平介紹,呼和浩特市作為綠色環保試點城市,2016年下半年首先開展了公交電動汽車集中式充電站,并對呼和浩特市7座電動汽車充電場站制定了呼和浩特市電動汽車充電樁10千伏供電方案,并于2017年4月1日取得發改委備案文件,完成項目的前期工作,給后續其他新能源負荷的供電提供了思路和示范作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新能源充電樁正在陸續建設中。
為將呼和浩特市打造成為綠色環保城市,內蒙古供電局配合呼和浩特市政府開展了風電清潔能源供暖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了7個供熱點供電方案的編制工作,計劃在2017年實施完成。剩余部分待呼市發改委提出明確的風電供熱改造計劃后,根據配電網“十三五”規劃建設情況逐步解決。
農村電網改造也是內蒙古供電局優先改造的項目之一。“為滿足村民照明與農灌用電的新增負荷,改造后將惠及土默特左旗、清水河縣共計193932畝的農田灌溉,切實提高居民生活用電安全性與可靠性。”趙真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