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中國電動車真的“臟”嗎?

發布日期:2017-07-12

核心提示:美國《底特律新聞》近期發文表示,目前中國脫離傳統汽車的努力,不會立即減少碳排放,相反,中國電動車生產和實際開發,可能產生
 美國《底特律新聞》近期發文表示,目前中國“脫離”傳統汽車的努力,不會立即減少碳排放,相反,中國電動車生產和實際開發,可能產生了更多溫室氣體。
  

該媒體認為,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如果全部實現電動化,能夠幫助應對全球變暖的威脅嗎?答案并沒有看起來那么明顯。

  

那么,外媒為何這樣說?其背后又有何目的?

  

“電動車看似環境友好,但其實很復雜”

  

隨著中國電氣化發展突飛猛進,中國電動車銷量一路飆升,2016年銷量超過50萬輛。

  

根據規劃,到2020年,中國電動車銷量可能達200多萬輛;到2025年,為700萬輛。不僅如此,中國剛發布了新建大批電池工廠的“大膽計劃”。

  

“這也許是令人鼓舞的,但脫離傳統燃油車并不會立即減少中國的碳排放。

  

相反,中國電動車生產和開發過程,實際上產生了更多溫室氣體,使用了更多能源。短期來看,中國的行為可能讓溫室氣體排放量上升,而非下降。”

  

起初電動車看起來似乎是“環境友好的”。它們輕量化、高能效,可能比傳統燃油車更環保。事實卻更復雜,電動車生產制造涉及稀有金屬,能源密集型的礦業,比如電池上用到的鋰元素。

  

雖然電動車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對此進行彌補,但前提條件是,電力以相對清潔的方式生產出來。

  

“發達國家取得了較好效果,因為它們趨向使用清潔能源發電。據估算,美國普通電動車在其使用周期中,溫室氣體排放量只有傳統燃油車的一半。”

  

《底特律新聞》認為,電動車在美國西部、南部和西北部排放量甚至會更少,這是由于那里的發電廠可生產更多可再生能源。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開發了一個綜合能源模型,得出了相似結論。

  

挪威研究專家也發現,比較電動車和傳統燃油車在生產、使用和最后廢棄的一系列過程中表現,電動車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可以減少10%(假設它們都行駛了15萬公里)。

  

準確的說,電動車電池附加了許多稀有金屬采礦,及相關其他環境成本。但是在碳排放上,電動車勝出。

  

所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真正挑戰,將在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未來數十年可能控制全球汽車市場的中國。“不幸的是,中國產業經濟結構將讓它難以實現。”

  

中國工程師近期研究發現,在電動汽車生命周期中,其溫室氣體排放和整體能源消耗均增加了50%。僅鋰離子電池生產,就占了13%的能源消耗,以及20%的溫室氣體排放。

  

讓電動汽車變好的最有效方法,似乎與汽車本身并沒有什么關系,反而能源基礎設施顯得更重要。在中國,生產電力仍主要依靠煤在內的高碳能源。因此,電池生產和車輛運行都會產生更多污染。

  

另一方面,中國回收產業也不發達。美國大約70%的鋼鐵可回收,而在中國,其回收率大概只有11%。

  

只有深度轉向可再生能源和更高效率的情形下,電動汽車才可以幫助中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僅僅一項技術不可能創造出一場“綠色革命”。

  

中國電動汽車會“越來越干凈”

  

雖然外媒指出的問題可能確實存在,同時中國也確實面臨著上萬億資金涌入新能源汽車領域,造成電動車產能計劃盲目擴張,并出現過之前騙補等弊端,但作為一項國家戰略,電動車發展的大趨勢已經成為必然。

  

一方面,這是中國國家能源戰略的需要。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原油凈進口量約為3.76億噸,同比增長13.1%,增速較往年高5%;全年石油凈進口3.56億噸,同比增長3.3%。

  

中國原油和石油對外依存度分別為65.5%和64.4%,對外原油依存度早已經突破60%的“警戒線”。

  

因此,中國必須要發展其他能源,以最大程度消除影響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的不穩定因素。若2020年對外原油依存度超過70%,對中國的能源安全將是很大的威脅。而眾所周知,汽車對石油消耗占到絕大部分。

  

另一方面,早在兩年前,我國制定了《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計劃到2020年,將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與此同時,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

  

所以,中國一邊加大電動車推廣力度,一邊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如提高天然氣能源比重、安全發展核電、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去年,中國制定了詳盡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實現到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分別達到15%、20%的能源戰略發展目標。

  

這也將意味著中國的電動車將會越來越“干凈”。

  

頗為諷刺的是,就在國外媒體對中國電動車發展說三道四之際,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作為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此舉引起國際社會強烈譴責。

  

而特朗普此舉無外乎出于以下幾點因素。一、執行其“美國優先”政策,背棄其應當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二、重新擴大美國傳統能源的就業;三、利用石油、煤炭、鋼鐵等工業恢復美國經濟。但這對人類只有一個地球,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顯然背道而馳,甚至導致全球生態危機。

  

當前中國發展電動汽車決心非常堅定,包括大眾、豐田、寶馬、戴姆勒-奔馳等世界汽車巨頭,已紛紛響應中國新能源車政策,打算在中國本土化制造電動車。

  

“散亂差”的中國電動車市場,不久的將來會進行全面洗牌。像樂視等PPT造車的假象,都將在“檣櫓間灰飛煙面”。

  

屆時,技術更為成熟、可靠的新能源汽車,以及更為清潔的能源,將為中國和世界造福。而世界汽車真正的中心,也將東移。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