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電動汽車產業化是國家發展低碳經濟、落實節能減排政策重要舉措,而電動汽車普及應用的關鍵前提是必須有方便、快捷、安全的充電設施和服務。因此,解決充電設施的一致性、車樁互操作性、充電安全、電磁兼容性以及互聯互通等問題對于大規模推廣應用電動汽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有效緩解城市大氣污染問題,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減少石油資源消費,大幅降低國家對石油資源進口的依賴程度都具有戰略意義。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從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設施約7486個,2017年6月同比增長110%。目前,全國共有公共充電基礎設施17.1萬個,充電設施生產和運營企業500家。但是,目前充電基礎設施質量良莠不齊的問題逐漸顯現,充電槍質量不過關、車樁兼容性差等各種充電問題不斷涌現。現實問題讓充電基礎設施的標準和規范迫在眉睫。為適應當前電動汽車和充電設施的產業發展形勢需要,盡快統一充電設施的檢測、評定手段成為產業發展的關鍵。
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提出,要健全電動汽車和充電基礎設施的管理體系,組建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并嚴格充電基礎設施的準入管理,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市場充電基礎設施的產品質量和安全性。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中心副主任劉永東表示:“企業自律可以帶動整個行業自律,推進充電基礎設施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更好做好充電管理工作,聯盟標準實施促進專業委員會,在今年初啟動了第二期電動汽車充電系統互操作測試公益性活動,組織12家充電設施檢測機構和電動汽車檢測機構,對65家充電設備企業的40款產品和12家電動汽車制造企業的14款車型進行了產品測試和實車實樁測試,并于今年4月26日召開測試活動總結會,向社會公布了測試結果。測試活動進一步驗證了標準,提高了測試水平,進一步規范和統一了充電設施檢測、評定手段,為啟動充電設施標識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發布會現場,充電聯盟正式推出“雙標識”,左側為聯盟標識,右側為認證檢測機構標識。“雙標識”體現了檢測方和認證方的職責,其中檢測機構要對產品質量負責,認證機構則承擔整個過程的法定責任。
據了解,充電基礎設施標識將采取自愿申請的原則,充電聯盟將率先在聯盟內企業實施,非聯盟成員企業可自愿實施。充電聯盟的標識管理工作屬于非盈利活動,而測試和檢測機構則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收取一定的費用。今年8月中旬,統一標識將開始接受企業的評定申請,9月中旬確定標識申請的企業名單,并開展審查試驗工作,有望在10月底公布第一批經過標識評定的企業產品。
對于標識的評定將會實行“型式試驗+初始工廠檢查+獲得標識后監督”相結合的模式。有關專家指出,“這種模式是當前檢測比較嚴格的程序,能夠有效保證產品檢測的一致性。”同時,聯盟還將不定期地對檢測機構及已檢測的產品進行抽查,以保證標識管理的規范化。未來,充電基礎設施的管理將采用統一管理辦法、統一組織體系、統一測試能力的統一管理,并統一標識(充電聯盟標識+檢測認證機構標識),統一產品實施規則(產品認證可實施規則、檢測程序和檢測平臺條件)的三個統一的原則,推進充電基礎設施產品質量安全,為互聯互通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