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低速電動汽車行業,2017上半年在產銷量上除了極個別的強勢品牌略微增長外,其他幾乎所有的品牌產銷量都出現大幅度下滑。據說僅山東1-5月份產銷量有23萬臺,然而行業華麗的數據背后,隱藏著行業發展的虛假繁榮和企業與經銷商的無奈辛酸。
為什么2016年還是火爆增長的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到了2017年怎么就突然變得如此舉步維艱?是市場本身的飽和還是外部因素的各種影響?
其實答案很簡單,影響2017年低速電動汽車行業發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國家政策。
濟南史上最嚴查車
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傷到了“心臟”
其實本身國家政策對于低速電動汽車行業的影響并沒有多大,今天青海查個車,明天江蘇禁行,都不要緊。最關鍵的是濟南作為山東的省會中心,也全面查禁低速電動汽車。而就在前幾天,濟南政府再次發文,全面查處無牌照的各類機動車,包括電動汽車。一時間,商家歇業,清理庫存,全國低速從業者人心惶惶,政策的不明朗再次讓整個行業感受到危機和膽寒。
走投無路的四輪車經銷商只能用橫幅表示抗議
世界低速看中國,中國低速數山東。連山東這樣的低速大省都開始查禁,行業到底該往哪個方向發展?各種彷徨、疑問充斥整個行業,一些經銷商開始進入觀望狀態,市場本該有的銷量就這樣化為了泡影,市場怎能不淡?
鋰電動力趨勢
推動低速鋰電產品層出不窮
鋰電動力絕對是2017上半年最熱門的產品創新與發展。受行業政策風聲的影響,2017上半年幾乎稍微有點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全部推出低速鋰電產品,雷丁Iv-Drive鋰電電驅動技術,麗馳“鋰立方”、御捷鋰電“氧氣”藍點家族、易咖智能鋰電“e7”等,都成為鋰電動力趨勢下的重要創新代表。
然而對此范老師不得不提出疑問,鋰電動力真的適合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嗎?
基于國家政策和技術創新來講,鋰電動力將會是未來低速電動汽車行業發展不可阻擋的趨勢?;谑袌銮闆r來說,鋰電的高成本,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被市場接受,而且低速鋰電還在摸索階段,其安全性、穩定性等各方面都有待深度測試,不可馬虎。
低速產品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除了硬性的地方政府查禁以外,年初工信部透露出來的一些“門檻政策”也對行業提出了的巨大的考驗。其中最重要的兩點就是關于鋰電動力與車輛的正側面碰撞測試。
就目前低速電動汽車行業品牌來說,車輛正面碰撞測試一般都能通過,而側面碰撞測試才是考驗一個品牌有沒有真正高水平制造工藝的關鍵所在.。目前的低速品牌來說,能過側面碰撞測試的品牌,寥寥無幾。
國家政策與傳統市場淡季的疊加效應
導致“價格戰”如火如荼的上演
拋開政策對行業的影響,4-7月傳統意義上行業淡季的到來同樣讓市場開始進入銷量下滑之境地。市場銷量的減少,生產成本的上升,各種無序競爭此起彼伏,一場不可避免的“價格戰”開始上演。
而這場價格戰不僅僅是中小品牌的戰場,行業大品牌參與到其中。樂唯“蜜罐”價格直降到13500元,德瑞博國民空調行動更是優惠多多,除此之外包括御捷、雷丁、道爵、麗馳等行業大品牌也都不同程度的卷入到這場“價格戰”之中。
為什么今年的價格戰打的如此慘烈?答案很簡單,誰都想在這“亂世之爭”中多分一杯羹。
究其原因,一方面,作為每個行業都要經歷的發展階段,“價格戰”在所難免,各個品牌為了在短時間內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降價無疑是簡單快捷的上量方式。
另一方面,行業缺乏創新導致產品同質化的日益加劇,同類產品之間的競爭同樣會導致“價格戰”出現。
但是,從行業發展大勢來說,“價格戰”并不是大品牌發展的主流道路,規避價格戰,最好的方式就是讓產品的價值回歸,讓“價值戰”成為行業競爭主流,靠產品說話,讓用戶體驗到好產品的價值所在。
為此,行業品牌也在努力行動中,以雷丁、御捷、麗馳為代表的行業第一集團軍開始向全行業呼吁,拒絕價格戰,加快技術創新,理性定價,合理競爭,共同推動行業向著良性發展,做一個有擔當的電動汽車品牌。
篇外語
縱觀2017年上半年的市場發展,中國低速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可謂是水深火熱。企業每天在關心政策走向,關心產銷量,關心市場變化;經銷商更是在關注政策和企業動態后,陷入彷徨與惶恐,不知道自己手中的事業是“香餑餑”還是“燙手山芋”。
其實,不必彷徨,不必無奈,作為市場需求帶動起來的一個產業,人民有需求,必定有市場。
而且政策方面也在慢慢探索制定,將會在不久的將來出臺規范。7月26日,山東省汽車行業協會發布通知,目前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標準已于近日正式提交七部委,有望于今年內發布。
所以,響應國家發展新能源之大計,擼起袖子加油干,闖它個翻天覆地,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