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特斯拉Model3,到比亞迪E3,每一輛清潔的電動車的背后都有鈷,而鈷的背后繞不開非洲資源大國:民主剛果。
鈷是電動車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原料。這類電池已經占到鈷金屬消費總量的42%,隨著世界從汽油和柴油發(fā)動機汽車轉向電動車,需求還將急劇增加。
僅過去一年期間,鈷的價格就翻了一倍。業(yè)內一些分析人士預計,到2030年鈷的需求將增長30倍。

1、剛果人發(fā)財了?你錯了
但是你知道么?全世界約60%的鈷來自這個中非國家:民主剛果。

你也許會想象普通剛果人對于即將從天而降的財富感到振奮,但事實上剛果人獲得的只是血腥和暴力!
據英國《金融時報》:
2013年至2015年期間礦業(yè)公司支付給剛果政府機構的約7.5億美元稅費有30%不知所蹤。
另一份關于剛果總統(tǒng)約瑟夫•卡比拉(Joseph Kabila)——他的家族把持著80個業(yè)務領域——的報告,提供了關于這些錢的一部分可能流向何處的線索。
剛果人沒能從豐富的礦產資源中獲得好處,反而是地球上最貧困的群體之一,人均收入僅800美元。這足以讓具有社會意識的特斯拉(Tesla)車主難以安睡。
事實上自1885年民主剛果成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的私人殖民地以來,這個國家一直遭受著暴政的統(tǒng)治。
最初,歐洲人把剛果人當成奴隸,在掠奪該國資源:在第一場汽車繁榮中主要是用于制造輪胎的橡膠。
1960年,滿目瘡痍的剛果獲得獨立?,F(xiàn)在比利時人、法國人和英國人希望繼續(xù)控制銅和鈷礦豐富的加丹加省(Katanga)。不同,他們試圖讓該省獨立的努力失敗了。
2、全球鈷需求暴增,勞工工作條件悲慘
全球最大的鈷供應商嘉能可(Glencore)控制了剛果的鈷出口。
值得關注的是,剛果一直是中國鈷原料的主要進口國,受剛果鈷礦供應減少影響,今年全國鈷原料進口量大幅下滑。2016年前11個月,中國共從剛果進口鈷精礦12.21萬噸,同比下降幅度高達41.27%;進口的中間產品量也下滑至13.64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5%。
在需求端,國內新能源汽車料將持續(xù)放量,且三元材料占比不斷提升,這也將驅動動力電池用鈷需求在未來四年迎來爆發(fā)式增長。中信建投預計鈷需求年增速將保持在8%以上,到2020年全球鈷需求將增長至13.72萬噸。

盡管嘉能可(Glencore)之類的企業(yè)對其工業(yè)礦區(qū)執(zhí)行的標準,可能高于作坊式礦區(qū),后者遍布礦山,包括童工在內的勞工往往在最悲慘的條件下工作。
2010年美國生效了一項法律、要求企業(yè)聲明是否有暴力集團從剛果礦產中獲利時,很多美國企業(yè)干脆抵制剛果礦產,使得數(shù)十萬個作坊式礦工失去生計。
如何讓普通民眾真正受益于他們自己的財富,真的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