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不少好車品牌也加入了共享大家庭,相信已經有不少車友見過路上的共享奧迪和共享寶馬了,當然,最常見的還是共享微型車。(新能源君就多次看到路邊停放的共享微型車)
共享汽車能否闖出名堂,定價是關鍵
相比上面提到的哪些共享商品,汽車無疑算的上是貴重大件了。單車損壞磨損,能修則修,不能修可以扔,當汽車共享后,該如何合理規劃車損、油費、停車費、保險等一系列額外費用呢?
據了解,最近熱門的共享寶馬定價每公里僅需1.5元,并且無需繳納停車費、油費等附加費用,每天上限為200元,甚至比一些租車公司動輒500-800的費用更加實惠。2000元的押金看似昂對,但相比豪車成本而言卻又顯得那么微不足道。但新能源君認為,這僅僅是寶馬公司與奧迪的一種營銷手段而已,1.5元每公里,不論是保養、保險還是停車過路費,對于盈利而言是毫無可能的,單從融資上來看雖然大有可為,可想想高昂的豪車成本,想要普及恐怕希望不大。
那么其他“走量”的共享汽車平臺又是怎樣的收費情況?目前在北京市場較為熱門的分時租賃市場為TOGO、GOFUN、北京出行、一度用車等,押金從1500到500元不等,并且GOFUN要求考取駕照半年內的用戶不許購買每次10元的不計免賠保險,而“一度用車”則是在成功約車后會有5分鐘的取車時間,超時后開始計費,TOGO的取車時間則是15分鐘,每天有3次免費取消機會。
新能源汽車“共享”是否真的可以帶給人們便捷
在眾多共享汽車平臺中,GOFUN主要車型為奇瑞的eQ系列,一度用車則是北汽的EV160,北京出行所用汽車是北汽的EX200。雖然在停車費方面這些“共享汽車”可以免去,但需在北京設有的固定停車點停車才行,并沒有共享單車那么方便。
由于其“共享”的特性,不少使用過的車主都經歷過駕駛座上有煙灰,用過的衛生紙,以及硬件的損壞故障。這些無疑對用戶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在行駛途中,如何保證車輛沒有潛在性的硬件問題,確保不會出現剎車失靈,檔位問題尤為重要。這些都需要“共享”企業嚴格把關定期排查才行。
雖然“共享”時代如今噱頭大于實用性,但方向卻是值得稱贊的,物盡其用說的就是共享的方式。近日住建部和交通運輸部也聯合發布了《關于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也就是共享汽車的相關條例。鼓勵免押金租車模式,并提倡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停車區域為這種租賃模式的車輛停放提供方便。一方面可以解決車滿為患的現狀,一方面也是起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

新能源君認為,共享就和當初提倡公有制一樣,需要全民素質的提升以及企業的積極監管才可以長久的發展,而共享時代的來臨無疑將會帶給我們的生活更多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