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創業板第一股(300001),特銳德經過發展積淀,目前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箱式電力設備研發、生產基地,世界最大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生態公司和中國最具創新力的能源管理公司。此次特銳德”汽車充電網”與“新能源微網”雙向融合發布會將開啟一個能源新時代,并引領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
對此,特銳德董事長于德翔指出,電動汽車作為移動式儲能的重要載體,將成為這場以新能源變革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最佳引領。隨著充放電技術的實現,電動汽車的屬性將被重新定義,其中三分之一載人、三分之一載數據、三分之一載新能源。但是,在電動汽車充電方面,目前大部分以傳統充電樁無序充電為首的技術路線,只會繼續加大電能峰谷差距,造成電力不平衡。預計2030年,中國將有8000萬輛電動汽車,每天的充放電量將達到30億度,占50%以上的用電負荷將給電網帶來極大壓力。因此,特銳德提出了建立面向2020-2030年的汽車充放電網發展方向,利用充電網的群管群控、有序充電進行削峰填谷,減少棄風棄光現象,提高新能源電利用率,讓新能源車用上新能源電。
特銳德于德翔董事長演講
特銳德此次發布的“汽車充電網”與“新能源微網”雙向融合系統,將使相對獨立的電動汽車和新能源微網產生交互。會上,特銳德副總裁周君對此進行了詳細解讀,并指出這一系統的應用可有效降低園區新能源微網建設成本約30%、綜合運行成本20%~30%,同時讓電動汽車和多能箱變成為儲能和能源柔性自治的重要載體,實現用戶側就地消納多種能源,從而優化能源,保護環境。
發布儀式現場
其中世界領先的新能源微網系統(新能源微網箱變)是創新實現雙向配網、分布式光伏風電、智慧儲能、電動汽車充放電、電熱轉換等多能源交互管理的多源系統。具備能量路由、交直柔混網、并離網切換、供需側管控、電網友好交互、全景信息融合等多功能于一體的能量魔方,是一個能夠實現自我控制、保護和管理的自治系統,既可以與外部電網并網運行,也可以孤網自治運行,具有工廠化、智能化、模塊化、集成化四大優勢特點,尤其是強大的系統集成優勢,將變電、配電、充電、光伏、儲能等多種功能模塊高度集成于一臺箱變中,是降低用戶綜合投資成本的關鍵。
特銳德技術研究院院長周君分享新能源微網系統
當規模化電動汽車成為移動儲能載體,人類可以通過充電網的互聯互通實現與新能源微網的能源共享,這一全新的智能微電網生態系統將重新定義未來,并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引領能源發展,重新定義未來,都離不開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支撐。除了第三代新能源微網箱變,特銳德還推出了世界首創雙向防水充電模塊、智能柔性充電弓以及無線智能充電等新技術產品,而這一切都源于特銳德世界領先的創新研發實力。
特銳德執行總裁屈東明介紹十大研發中心
“不是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開發什么,而是我們創新什么市場就需要什么。”特銳德2014年發布首個顛覆傳統的“汽車群充電系統”;2015年發布“CMS主動柔性智能充電”系統;2016年發布“充電網、車聯網、能源網”三網融合大數據云平臺。一次次的技術突破源于特銳德背后強大的創新陣容,此次發布會首次集中亮相的特銳德10大研發中心團隊,圍繞智能箱變、電力電子、大數據、云平臺、智能充電、新能源微網、儲能技術、智能調控、無線充電和德國電氣技術領域構建了1000+專利技術和1000+研發技術人才的創新體系,成為特銳德創新的源動力。
特來電總裁郭永光發布“充電模塊分享及回購模式”
特銳德一直以開放、共享的理念,與業界同仁尋求共同發展。繼2016年特銳德無償開放技術專利、開放生態平臺、共享產品體系之后,2017年特來電總裁郭永光又面向行業伙伴推出了全新的“充電模塊回購模式”。同時與滴滴出行、一汽、國恩科技、泰豪科技、傳化物流等合資伙伴進行了現場簽約,正式達成關聯產業共發展、同生態的發展戰略。
面對日益嚴峻的能源發展困境,中國想要在能源領域不落后,必須盡快尋求一條適合國情的,有利于社會、經濟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長期的能源發展戰略角度來審視,不斷探尋能源產業與信息互聯網的深度融合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在此背景下,特銳德推出的“汽車充電網”與“新能源微網”雙向融合系統或許將是一次劃時代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