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電動汽車的推廣,其對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和城市環境提升的作用已有所體現。日前從國家能源局獲悉,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量超過12億千瓦時,替代燃油約40萬噸。據統計,2016年,全國新增公共充電樁10萬個,已累計建成約15萬個。居民專用充電樁同步增長,“隨車配樁”的安裝比例達80%。
據了解,我國城際間快充站已服務1.4萬公里高速公路,站間平均距離48.6公里。從重點城市來看,北京、上海電動汽車充電平均服務半徑已縮短至5公里;深圳、廣州等城市的公共充電網絡也在迅速布局,向著“五公里”時代的目標加快推進。此外,民航、公交、環衛、出租等專用車的充電服務站正在發展。商業模式的創新在這個領域不斷拓展,例如太原市利用眾籌建樁,快速建成8000多輛電動出租車服務網絡。
不過,雖然充電樁產業發展增速較快,但仍處于初級階段,面臨居民區充電設施建設進展緩慢、公共充電設施重建設輕運營、行業發展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據悉2017年,我國將重點解決目前充電運營企業之間尚未打通信息和支付等環節的問題,加快實施充電接口新國標,實現充電接口的統一。我國在新的一年里將力爭新增充電樁80萬個,其中專用樁70萬個,公共樁10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