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的這位快遞小哥,以后可能面臨失業了!
10月31日晚上,當我看完《銀翼殺手2049》從中傳電影院走出來,對未來人工智能和自動機器人應用場景震撼不已時,僅僅過了10多個小時,在距離電影院5公里的京東總部,又目睹了更為震驚的一幕:京東的無人快遞車,開駛了!
面對著一臺臺自動行走的機器人快遞車,腦海里有一句話盤旋:假如現在可以震撼過去,那么未來將帶給我們什么?
和我一起去的一位媒體人,當時說出來很多人心中所想“那以后,快遞小哥會失業嗎”?
無獨有偶,就在今年雙11前夕,除去京東以外,國內四大電商中的另外三家(阿里、唯品會、蘇寧),也全部推出了各自的機器人,將應用到不同的場景。我想,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群魔亂舞,是今年雙11最大的特色了。
事實上,京東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無人快遞車只是整個智慧物流的一個環節,再往上的無人貨車也將在今年“雙11”期間運營。而在此之前,京東剛剛落成的昆山無人分揀中心通過智能管控系統,實現了100%的無人分,目前分揀中心的分揀能力已經達到9000件/小時,其中包含自動分揀機調控、無人AGV搬運調度,RFID的信息處理等。通過AGV調度系統,完成搬運、車輛安全、避讓、優先任務執行等工作,實現了全國首例分揀前后端無人AGV自動裝車、卸車作業的操作。
從自動倉儲到分揀中心,從自動貨車點對點運輸再到可以進入小區的無人快遞車,京東智慧物流至此,至少從技術和應用上,已經實現了各個環節的自動化控制和運營。此舉,全球首創!
除去京東之外的另外三大電商,這兩年在人工智能和智慧電商領域的突破也非常明顯,比如蘇寧在今年雙11期間推出的機器人,可以擔當智慧導購的工種;阿里在張北草原地區推出的機器人,未來未嘗不可以自動牧羊;唯品會推出的無人快遞車,從外觀到功能也和京東無二致,很快也將創造價值。
此時此刻,作為一個人類,感覺存在的價值越來越小了!
“無人快遞車是否會取代快遞員”這個話題,我們可以延伸為“機器是否會取代人”來討論。我還是比較認可《銀翼殺手》兩部曲雖然沒有直接演繹,但隱含出來的價值觀和理念:機器人和人會共生共融!
這種觀點并非空穴來風,前不久,沙特阿拉伯王國正式向香港HanstonRobotics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索菲婭授予了公民身份,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這個舉措聯系《銀翼殺手》的熱映來看,其實也在釋放某種信號。
現在,我們回到無人快遞車這個問題上,我認為未來它的確會補充甚至替代一部分快遞人員,但同時也將創造新的崗位和機會(比如無人車的運維和程序開發)。當然,無論如何,人工智能的發展,所取代的工作機會遠超帶來的工作機會。這就需要我們的企業、政府、研發機構等多方協作,發揮智慧,找到人工智能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最大公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