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東省汕頭市交通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汕頭市不斷加大公共交通財政投入,市民乘車環境不斷改善。從2011年到2017年投入公共交通的市級財政金達到3億元,引進燃油和新能源公交車增加公交運力,改善市民乘車環境,建設智能公交運行體系,落實學生、老年人乘車補貼等各項公交惠民政策。2018年將從運力、站場、運營保障等方面再全方位加大財政投入,將投入資金5.8億元,用于中心城區增添600臺電動公交車和新建6個公交站場。資金投放是過去七年投入總和的近兩倍,也是近年來財政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
至目前為止,汕頭市中心城區萬人擁有公交車量已經從2013年的7標臺提升到現在的9.4標臺,道路500米范圍內設置公交站點覆蓋率從95%上升到96%,新能源公交車已經占到市公交總公司現有運力的近五成,60周歲老年人乘坐公交車除了享受優惠外,還由市財政補貼統一集體購買乘車意外傷害保險。這一切成果市民有目共睹,也為之點贊,特別是對節能環保的純電動車、LNG清潔能源車贊賞有加。
2018年將安排投放的5.8億元財政資金用于購置600輛新能源電動公交車及配套保障。其中,5.2億元用于采購車輛,4000萬元用于配套建設6個公交站場,分別位于東海岸新城新津片區、兒童公園、華僑公園、時代廣場和西堤片區;為了推動公交線路全區域覆蓋,保障偏遠線路正常運行,市財政還特地安排2000萬元作為公交成本規制補貼預撥資金。目前,600臺電動公交已經招標完成,6月份投放400臺,10月份投放200臺。另外建設6個配套的公交站場,保障600臺公交車的停放和充電。
汕頭市公交總公司為滿足6月份首批新能源公交投放運營的要求,開始著手擴建改造現有3個停車站場,增加配套充電設施;同時面向全國招聘公交司機,解決公交司機缺口問題,確保公交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