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對于韓國現代汽車來說是一個“荒年”,全年銷量微增、營收微增,而全年營業利潤和凈利潤都出現了罕見的暴跌。
根據現代汽車官方數據,現代汽車2018年全球總銷量為459萬輛,同比增長1.8%。2018年全年營收97.3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665.17億元),同比僅增長0.9%,但全年營業利潤2.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0.41元),同比暴跌47.1%,同時也是連續第六年出現下降;全年凈利潤1.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0.27億元),同比驟減63.8%。

數據來源:現代汽車官網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汽車2018年第四季度汽車銷量123萬輛,同比下滑0.6%,雖然銷售額增長5%,至25.67萬億韓元,但營業利潤下降35%,至5010億韓元,季度凈虧損2030億韓元(合12.2億人民幣),為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凈虧損。

數據來源:現代汽車官網
難看的財報數據背后:中美市場成絆腳石
現代汽車方面表示,在多款新車面市的推動下,汽車部門的銷售業績有所改善。然而,全球汽車需求疲軟以及各大附屬公司的業績不佳導致了收益的減少。實際上,自2017年第四季度以來,現代汽車已經連續5個季度營業利潤低于1萬億韓元。尤為糟糕的是,2018年第三季度營業利潤僅為2890億韓元,同比大幅縮水76.0%,為2010年以來最低水平。

數據來源:現代汽車官網
現代汽車2018年的失利主要來源于海外市場的銷售低迷和召回等支出增加。2018年,現代汽車設定的全年銷量目標為468萬輛,其中海外銷售397萬輛,韓國國內銷售71萬輛。但實際全年銷量為459萬輛,沒有完成銷量目標,其中海外市場銷量386.8萬輛,低于目標10萬輛,而韓國本土銷量為72萬輛。

數據來源:現代汽車官網
中國和美國市場銷量低迷被認為是拖累營收的一大主要因素。現代汽車集團首席副董事長鄭義宣在新年致辭中也指出這一點,他表示:“內部面臨的挑戰包括在中美等主要市場中保持業務穩定,提高應對能力以帶動未來增長。”
在美國市場,現代汽2018年全年銷量為67.8萬臺,相比2017年同比下滑了1%。而在美國市場因氣囊和發動機存在問題進行的召回,給現代汽車帶來了巨額成本,同是也面臨著美國對進口車加征關稅的風險。在車型上,現代汽車在美國過度依賴轎車車型,錯失了SUV的浪潮。
在美國的日子不好過,中國市場的表現也不令人滿意。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各大車企必爭之地,也是現代汽車在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可以說現代汽車最為頭疼的一個市場。2018年全年,現代汽車在華銷量為79萬輛,低于設定的90萬輛目標,幾乎與2017年的78.5萬輛持平,僅為在中國工廠總產能165萬輛的一半。

可兩年前,現代汽車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是相當喜人的。從2013年一直到2016年,現代汽車每年在華銷量都超過100萬輛汽車;直到2017年,銷量大跌31.3%至78.5萬輛。從此開始走向了下坡路。糟糕銷量表現的內在主要原因是,現代汽車沒有跟上中國消費者的快速變化,缺乏有新引力的車型推出,特別是SUV車型,定位不明確、品牌形象也不夠清晰。
恢復中國市場的銷量疲軟對現代汽車的盈利至關重要。為此,現代汽車副總裁Zayong Koo在電話分析會議上特別指出,將通過在中國推出重新設計的索納塔轎車和ix25 SUV等車型,將今年在華銷量增長9%。同時,2019年現代汽計劃將其在華新能源車型數量從目前的兩款增加到五款。

不過,在中國車市競爭日益激烈,增幅放緩的大背景下,現代汽車要重回增長賽道并非那么容易。野村證券分析師Angela Hong表示,“今年中國整體汽車市場預計下降5%,找不到現代汽車會改善銷售并跑贏大盤的理由。”
而三星證券分析師Esther Yim則認為,現代在華合資企業北京現代2018年第四季度會出現虧損,復蘇的力度預計依然會很弱,今年的收益將再次低于市場預期,因為需求下降和競爭加劇使得現代難以將新車成本上升轉嫁給消費者。

2019轉型能否帶來轉機?
目前,現代汽車正處于艱難的時期,一方面由于在中國和美國市場銷量持續放緩導致利潤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其還面臨美國的召回調查以及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新興技術的急劇變化所帶來的沖擊。
在新年致辭中,現代汽車集團首席副董事長鄭義宣表示,其將在2019年完成對現代汽車的重組轉型。這意味鄭義宣將繼承其父親鄭夢九成為董事長實際上掌控公司,完成20年來最大權利的交接。
按照鄭義宣的規劃,現代汽車將從一家汽車制造商轉變成智能移動出行解決方案供應商。未來現代汽車將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包括汽車在內的各種移動出行方式的硬件、軟件和技術支持。

現代汽車2019年的全球銷量目標為468萬輛,比2018年的銷量微增9萬輛。同是,2019年現代和起亞將共推出13款新車和改款車。2021年前,在韓國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的試點服務,并探索與全球行業領袖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技術。2025年,現代集團(包含現代和起亞)預計年銷售167萬輛新能源汽車,涉及44款車型。

鄭義宣對現代汽車的重組規劃顯得有些尋常和普通,并沒有多大的亮點。野村證券分析師Angela Hong稱,由于收入增長的機會有限,現代提升業績的空間并不大,同時不斷增加的營銷成本和對新技術的更多投資將給現代帶來更大的成本負擔。

愿景總是美好的,在現代汽車最艱難的時期,鄭義宣能否帶領現代汽車打一場翻身仗取得“豐收”,還需要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