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造一汽大眾轎車破10萬輛
從2018年3月2日首臺下線,到2019年1月24日第10萬輛下線,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用212個工作日,實現了從1到10萬輛轎車的積累與跨越。這個數字創造了國內同行業新工廠最快的“生產爬坡紀錄”。2019年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計劃生產23萬輛,在寶來MQB有序批量生產的同時,上半年電動款寶來BEV也將投產,奧迪兩個項目的生產也將啟動。
同樣位于即墨的青島汽車產業城的一汽解放青島汽車有限公司產能再創新高,2018年累計產量達154197輛,同比增長6%,營業收入達294.68億元,同比增長10%。自2014年10月投產以來,一汽解放產能節節攀升,實現“四連漲”。
新能源車的發展也是本市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以整車企業北汽新能源青島基地為龍頭,集聚了國軒電池等眾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目前整車產品為北汽新能源乘用車。2018年,這里出產新能源乘用車約9萬輛。到2020年,北汽新能源青島基地年產能將達35萬輛。
西海岸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以上汽通用五菱青島基地為龍頭,生產乘用車、交叉型乘用車以及新能源汽車。2018年,上汽通用五菱全年實現總產量約68萬輛。2019年,這里還將繼續轉型升級,進一步向電動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城陽特種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聚區以青特集團為主,另有多家汽車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青特集團目前專用車年產能約1萬輛,未來青特還將生產新能源商用車。
今年力爭2~3個項目簽約落地
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持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勢頭,今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將瞄準汽車新能源化、智能網聯化發展方向,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加快產品擴能升級。去年,北汽新能源C35、上汽通用五菱寶駿E200、一汽大眾純電動寶來、一汽解放新能源商用車等新產品相繼下線,今年上半年將全面投產。同時,國軒電池二期、力神電池等關鍵配套項目上半年也將相繼投產,預計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接近20萬輛。
二是推進在談項目落地。目前,本市在談的中高端乘用車、增程式電動車等項目總投資超過500億元,今年將力爭2~3個項目簽約落地。三是推動產業集聚配套。為推動汽車產業集聚發展。
大項目帶動產業集聚升級
本市汽車產業盡管起步相對較晚,但經過多年持續推進招商引資和產品升級,目前已經形成以一汽解放、上汽通用五菱、北汽新能源、一汽大眾為龍頭,涵蓋乘用車、商用車、SUV、交叉型乘用車、新能源汽車等全系列產品的汽車產業體系。
2018年本市汽車產量首次突破100萬輛大關,合計生產各類汽車103萬輛,創造新的歷史紀錄,其中新能源汽車9.2萬輛;2018年1~11月,青島汽車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67億元,同比增長15.2%,全年收入將首破1000億元。
汽車制造產業逆市而上的背后是青島近兩年來一直在謀求的產業提檔升級。今年本市還將制定實施產業集聚區創建提升行動計劃,引導各區市聚焦主導產業。本市正在研究制定《青島市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創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同時,還提出一系列的創新措施,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對工業集聚區實施年度考核評價、動態管理,對于考核優秀的給予不超過5000萬元的獎勵,對連續考核排名靠后的給予淘汰,力爭打造一批百億級和千億級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