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問題。經過數年建設,上海的充電樁已經超過26萬個,和29.5萬輛新能源車相比,樁車比例接近1:1。其中,公共充電樁有4.9萬個。這個數字和全球其他地方比相當領先,截至2019年1月,美國全國只有6.7萬個公共充電樁;德國目前只有2萬個公共充電站。
從數字看,上海電動車充電應該不成問題。但不等于沒有煩惱,目前出現一個結構性矛盾:一方面,大量公共充電樁沒有得到充分使用,使用率較低;另一方面,使用率最高的電動出租車司機,卻遭遇充電難。新能源車還將大力發展,對于目前發展中的煩惱,要用發展來解決。
上海作為全國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排頭兵,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很大,已經提前達到“十三五”規劃的建設21萬個充電設施的目標。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科技信息處王大軍副處長介紹,充電樁分三類,一類是公共樁,建在公共停車場等地,任何社會車輛都可以充電,目前有4.9萬根;第二類是專用樁,是企業自己建自己用的,如公交車、物流車、分時租賃等,目前有3.8萬根;第三類是私人樁,按照上海新能源車相關政策和要求,購買電動車(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需要先建好充電樁,確保購買后能夠使用,這個私人樁目前全市有17.4萬根,加起來總數超過26萬根。目前上海的新能源車為29.5萬輛,車和樁的比例為1.15:1,幾乎每輛電動車就有1根充電樁,這個配比相當高了。
公共充電樁的數量已經遠遠超過加油站,如黃浦區大約有17個加油站,公共充電樁的數量則有965個,而且,黃浦區還是全市里充電樁數量比較少的一個區,最高的浦東新區,公共充電樁數量達到11777個。
電動車優越性正在被接受,銷售數量也快速增長,因為用電比用油成本大幅下降。汽油車百公里油耗10升,按每升油價6.77元計算,成本為67.7元;電動車百公里電耗20度電,按每度電1.2元計算,成本為24元,兩者相差近2倍。如果家里晚上低谷充電,每度電只有0.331元,20度只有6.6元,和汽油車相比,相差10倍。
但是,充電樁數量大幅增長使得目前使用率并不高。上海充換電設施公共服務市級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使用率最高的是公交專用站點,使用率為14.22%,而公共站點的使用率僅1.98%,每個月的數據相差不大,公共充電樁使用率總體上在2%左右。也就是說,每根公共充電樁每天平均使用大約只有半小時。
去各個充電站看看,的確在充電的電動車不多,閑置的比較多。這給充電運營商帶來較大經營壓力,安悅充電公司是規模比較大的充電經營企業,在上海市場占有率近30%,公司表示,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比例較低,充電市場需求較少,充電樁行業尚處于市場培育期。充電運營企業前期投入規模巨大,行業處于整體虧損狀態。
然而,一些電動出租車司機卻反映充電難。上海公共充電樁數量那么多,怎么會充電難?
公共充電樁的重要用戶是企業車輛,尤其是電動出租車。上海新能源車雖然大部分為私人購買,但基本上家里都有充電樁,因此,私人的新能源車以家庭充電為主,公共充電樁為輔。電動出租車充電幾乎完全依賴于公共充電樁。
目前上海純電動出租車已經超過1800輛,其中,強生出租車有1000輛,規模最大。強生出租車公司黨委副書記馮劍輝告訴海岸君,強生今年底又預定了2000輛,純電動出租車即將達到3800輛。
使用電動車成本低于汽油車,一般情況下,駕駛員充電費用比加油每天可以減少100元,有利于增加駕駛員收入,受到一些駕駛員的歡迎。
但是,不少駕駛員反映充電難。據海岸君調查,充電難并不是數量和網點問題。找充電站并不難,現在充電運營商數量非常多,每家都有APP,其中聯聯充電是上海市政府唯一指定官方平臺,目前已經接入61家運營商,充電站點達4856個,充電樁數量超過3.7萬個,只要打開APP,就可以查到附近哪里有充電站以及使用情況。
但司機看到某站點有空閑充電樁,趕到那里可能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有的充電樁有故障,無法使用,更普遍的問題是,充電樁車位被汽油車占位,導致出租車無法充電,不得不再找一個網點,如果找了幾個站點都沒有充上電,浪費了時間和電量,司機產生怨言是自然的事情。
目前充電樁大部分安裝在公共停車場,而停車難是上海比較突出的矛盾,汽油車占用充電樁現象比較普遍。海岸君在市民熱線看到這類投訴不少,如一位出租車司機反映金山某停車場,8個充電車位7個被汽油車占位,另外一個一輛新能源車在充電,造成無法充電。